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

——我市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版次:A01  2023年09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周莹莹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防范地质灾害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来抓,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地质灾害汛前调查工作的通知》部署,落实我市汛前调查工作方案,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与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开展汛前调查检查,委托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全面开展汛前调查并形成报告按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完善了16处隐患点的标识牌更新、制定标牌逃生路线、发放两卡一表、建立防治工作明细台账,在汛前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淮南市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加快推进年度工程治理任务。持续推进凤台县烟墩山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目前该项目已正式进场施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及时督促责任单位在尽快完成工程治理的同时,注意安全施工。凤台县山口村2号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已通过市级验收,在主汛期来临前做到及时消除该隐患点威胁。

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巡查检查工作。加密重点时段巡查,落实领导带队,成立督导组开展实地检查。今年以来共派出专家检查组32个125人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排查工作,联合相关单位对地质背景条件相同的隐患点周边区域、在建工地、交通沿线、学校、医院、景区景点等重点部位,进行了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6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复核,为属地政府提出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落实地灾防治“雨前”“雨中”“雨后”三查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汛期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目前我市共安装54台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设备,有效增强了灾害监测识别水平和预警预报能力。及时与气象局会商研判,精准发布地灾黄色预警7次,预警信息1400余条。有效落实避险转移工作,提前落实转移责任,强降雨前临时避险转移共4户8人,做到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依据淮南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对接省自然资源厅,汇报开展八公山区岩溶塌陷勘查的必要性。2023年3月1日,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该项目设计评审,项目金额548.82万元,6月21日省级专项资金274.41万元已拨付市级财政。通过该项目调查评价,查明地面塌陷灾害发育情况,划分风险分区,为群测群防、科学搬迁避让、城镇发展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该项目已落实配套资金,并进行招投标工作。

加强宣传演练和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安全月”等宣传活动。上半年共开展了4场集中宣传活动,宣传人数1200人。在谢家集区和凤台县开展了两场地质灾害避险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战性。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培训会顺利召开,全市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人员地灾防治工作业务能力。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汛后核查等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加密部门会商频次,精准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加强降雨期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各项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化解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