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候鸟”反向的精神向度

——评桫椤散文《带到城里的故乡》

版次:03  2023年09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旁白客

走得再远,灵魂也会背起故乡。以文艺评论著称的桫椤先生,其散文《带到城里的故乡》(2023年第8期《散文选刊》),开篇第一段说“要迁徙到另外一座城市里生活了,而且是我一个人。”突兀的“迁徙”一词颇具神性,让我想起“候鸟”。通篇无“候鸟”,似又无处不在。

生存,是候鸟迁徙的动因。候鸟的迁徙与文中之“我”的价值取向不同:“万般无奈下的迁移,往往会带来精神的创伤,甚至累及身体。”一个人的迁徙,引发新居与故乡的空间纠结,“我父亲就是一个例证”。当年,作者把父亲和母亲从唐县县城接来保定安家,“在路上,父亲不停流泪,仿佛不是跟我来城里过好日子,倒是要陪我去什么莫测的战场”,父亲不适应,“不过十年便撒手人寰”。他认为,“离开家乡的人才有故乡,但在乡下长大的人,所谓对家乡的逃离只是身体上的,灵魂和精神早已扎根在那里,永远无法搬离。”所谓“乡下长大的人”,当不包括儿子小鱼,“小鱼在城里出生”,对“老家”的情感略有不同,在所难免。

中国人安土重迁,根源在于骨子里对生活贫苦、生存艰难和生命不宜的恐惧。文中两次搬家,如“候鸟”迁徙,暗含价值取向。第一次,考学跳出“农”门,由唐县乡下搬到县城,“有些东西不能带了,比如一张写字台。”写字台是他的小家最早的“固定资产”,其“前世”是他老家大院里的一棵大槐树,由老木匠制作的,而老木匠又“差点成了我师父”。他拜师,源于想学一门手艺谋生,“入门第一课是学拉锯”,偏又吃不了苦,没学成。后继续求学,考取师范,反被老木匠称羡。第二次,由唐县到保定,岗位的变动抑或升迁,“从租住的地方搬到产权证上写着自己名字的房子里”,“因为在两座城之间的迁徙,故乡找到了重新回到我生命里的契机”。他“把一些老物件带进新居里,以便它们代替能‘压重’但又不能前往第一晚的老人,让我本来的生活变得安稳。”这是冀东太行山区的迁居民俗,“正式入住前的一晚,还要请老人来住,既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也表示年轻人‘不改父之道’,会在老人的指点下稳妥地生活”。由民俗寄乡情,透出厚重的底蕴。扑面的“老物件”,直击心灵。老物件,他“选定的是两只木头盒子”和“两块只有鹌鹑蛋大小的卵石”,其中,一只是父母结婚后父亲给母亲买的“梳头匣子”,另一只是长方形的套盒,像百宝箱,“里面装着父亲想要的任何零件”,寄托着无限亲情,而被“当作镇纸”的两块卵石,“是我从故乡的河滩上捡来的”,从而引发对家乡山水的深情联想。

“两栖”牵动,搬走的与搬不走的,都是情分。对带到城里的老物件,“当我将两只盒子拿给母亲看,告诉她这是我将要带到新房子里的‘宝物’时,母亲哈哈大笑着说,你这是从哪里翻出来的?都快朽烂的东西了,扔到灶膛里恐怕连火都烧不旺,还是什么宝物?!母亲不识字,她在乡下生活了五十年,直到我师范毕业那年才过起了‘两栖’生活:天暖时自己在乡下,天冷了到城里过冬,如今年届八旬依然如此。”显然,母亲对“迁徙”的适应性比父亲强,抑或母爱中有更深层次的包容。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桃树,长出来的果实是未经嫁接的毛桃,味道甜中带酸,是他的儿子小鱼栽的。小鱼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每年的暑假都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度过,可谓“两栖”生活,从小就比城里大部分同龄的孩子多了关于乡村的知识和体验。若干年后,他问儿子那棵桃树谁栽的?儿子忘了,他不会忘,曾摘下一些放在新居的冰箱里,“开冰箱的时候看到这些红中带着些许绿色的毛桃子,每次我都会想到那棵树,以及它还是一株娇嫩的幼苗时被小鱼捧在手中的样子。”这说明故乡情结在父子之间发生了变动与差异,父亲的山水未必是儿子的故乡,因为儿子主要生活在城里。母亲的“两栖”生活,儿子的“两栖”生活,像“候鸟”的选择。

触类旁通,引发共鸣。风雨岁月,绝非寓于一乡、一村。个性化的苦与甘,是共性发散的时代产物。文中写槐树、桃树、枣树、杏树和植物绿萝,也写鸟,比如“像小鸟出笼一般在山野间跑来跑去”、“架着乌鸦或喜鹊的窝”,却无一只贴着标签的“候鸟”飞来飞去。故乡,如留鸟,在“候鸟”的反向思维上,只盘旋,不迁徙。作者一方面“倍加珍惜已经耕熟的土地、建在土地上的房子、亲情化的邻里”,因早年工作居无定所,“到哪里都要在房子里种绿植,仿佛这样就能在那里扎根,但我终究没能把故乡种在城里”。故乡搬不走,可以搬走的是故乡的植物、果实和举目的希望。另一方面又深信,“我对植物的亲近来自童年,乡村像植物的种子一样在我的身上生根、发芽”。 故乡,尽管处在万千变动中,如“第一故乡”“第二故乡”之类,但“候鸟”的翅膀永远不会迷失向“故乡”而生。

搬家与想家,是个矛盾体。故乡,不仅有亲人、亲情的守望,还承载着集体情感的律动。游子,总有回归的冲动。作者坦言:“在城市里对故乡心心念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父母双亲,乡亲邻里,以及睡在坟茔里的祖先们,甚至一切有着相同脾性的人。但在‘形而上’的乡愁里,他们已经幻化成故乡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一山一石。借助这些符号,人仿佛能踏进一条还乡河,可以游回故乡,游回自己的童年时代。”

叶落归根,故乡安如山,这恰恰印证了“候鸟”反向的精神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