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村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

版次:01  2023年09月1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淮河文化源远流长,这些老物件是农耕文化的代表。”近日,在毛集实验区臧巷村村史馆,村党总支书记臧贤伍向参观的小学生介绍乡村文化。臧巷村村史馆是毛集实验区首个建成启用的村史馆,建筑面积170平方米,分为村情简介、地情特色、乡贤名士、发展历程、大事记和荣誉展示6个板块,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臧巷村的发展历程和乡土文化。据了解,2021年8月以来,我市立足“突出党建元素、记载发展历史、传承乡土文化、助推乡村发展”的功能定位,在全市共建成35个村史馆,覆盖33个乡镇。 本报记者 倪 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