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多滋味

甘武进

版次:03  2023年09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进入阴历八月,走在街上就能感受到月饼特有的味道。两边的橱窗内,“堆满”让人看着口馋的月饼广告;超市里月饼以各种充满创意的造型显现,让人目不暇接;美丽的促销宝贝,让一张张印制精美的月饼广告单进入眼帘,养得眼睛痒痒的。很多人挡不住诱惑,将一盒盒月饼放入购物袋内。

的确,这种诱惑没有多少人抵抗得住。中秋佳节,亲人团聚。皓月当空,美酒佳肴,一家人围坐一起赏月,说着家长里短,别有一番滋味萦绕心头,使人不禁感叹人生何求。酒酣之际,停杯投箸,品尝一块月饼,不贪求多吃,就那么随意拿起一块,咬一口,再小啜一杯清茶,抚今追昔,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夜晚啊!

多年前,这样的夜晚我很少缺席,除了父母很看重这个节日外,关键是我还未远行。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总会想方设法弄点月饼让我们兄妹尝尝鲜。买几块月饼是当时最简单的方式,尝得最多的是冰糖月饼。吃到冰糖我会含在嘴里细细品尝,冰糖那透心的甜味充满幸福;有时轻轻地小口咬,冰糖在嘴里喀嚓喀嚓响,如同美妙的乐曲。那种简单的美味让我对来年的中秋月饼充满了渴望。

据传,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出现糕饼铺。宋代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们青睐的中秋佳节必备食品。

刚开始,月饼的加工工艺简陋,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地区的差异使品种外观、口感、味道各具风格。月饼从产地上分有苏式、广式、京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就造型而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等。

各类月饼风味迥然不同:京津月饼以素见长,油与馅都是素的;广式月饼则轻油而偏重于糖;苏式的则取浓郁口味,油糖皆注重,且偏爱于松酥;潮式月饼身较扁,饼皮洁白,以酥糖为馅,入口香酥等。前些年,月饼非常重视外在的包装,成为时尚礼品,远离了普通大众的生活,远离了中秋的意义。近几年,月饼开始回归到本真的价值和味道,步入寻常人家。

如今,我已行走他乡多年。每逢中秋我会抬头望月,尝尝月饼,那种曾经渴望的心情淡了许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盼中秋的那轮满月能在我虔诚闭上眼睛祈祷时,给我捎来或让我嗅到父母的味道,带去我对他们无尽的思念;月饼的背后,是游子浓浓的扯不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