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城乡,他是学生心中温暖的光

——记安徽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龙湖中学教师刘刚

版次:02  2023年09月1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扎根教育24年,始终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历经乡村教育、城市教育的变迁、磨砺与洗礼,热爱教育的赤诚之心从未曾改变;始终坚持家访制度,从农村到城市,24年间从未曾间断;我市研学教育的先行者、实践者,引领学生亲近自然、亲近人文……他就是安徽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获得者、龙湖中学教师刘刚。

1999年9月,刘刚踏上教育之路,被分配到潘集区贺疃乡秦万村秦万小学任教。在秦万小学,每天八里多路的上班旅途,他从未曾叫苦与迟到过。教师缺乏,他就身兼数任,除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师、班主任外,同时兼任体育、美术、思想品德、健康教育、音乐老师。一周20多节课。他就像一道热情的光,散发着青春的无穷热量,丰富着偏远乡村孩子的生活,努力提升他们的认知。他把自己珍藏的图书搬到班级,供孩子们阅读,并节省下微薄的工资,奖励孩子文具和课外书籍,激发班级孩子的阅读兴趣。2000年,刘刚调到贺疃中学,继续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班级学生家庭住址零散,他就手绘地图,利用周末,走家串户,几乎访遍了班级的每一个家庭。农村四年,他披星戴月、任劳任怨、不懈前行,被评为贺疃乡优秀教师。这是他最初的奖励,他一直倍加珍惜。四年辛苦,从他任教过的班级,走出了30多名大学生。

2003年通过招考,刘刚进入田家庵区龙湖中学。他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持素质教育和幸福教育相结合的班级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积极倡导依法治班、民主管理、团队建设、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他与班级学生一起研究、制定、完善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慢慢学会自主管理班级,并创造性地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减分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所带班级也成为淮南市先进班集体。随后,班级规章上升为学校制度——《龙湖中学班级规章制度》《龙湖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龙湖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减分细则》等应运而生,奠定了学校综合素质测评的基础,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教24载,刘刚始终坚持家访制度,从农村到城市,24年间从未曾间断。他是学生的贴心人,更是家长的知心人,学生心智单纯、处事懵懂,他就耐心教育;学生一个人生活,他就时时关心;学生身心疲惫,他就贴心地善加引导。他寓教于乐,率先在班级创立淮南日报小记者站、龙腾诗社,开设诗歌兴趣班,连续7年编印《龙腾诗集》,深受学生喜爱。他指导的学生及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其本人先后获得省、市、区各类荣誉数十项。

为提升教育薄弱地区教师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年来,刘刚先后20余次为贫困县教师、班主任、管理层进行教育理念及班级管理等主题宣讲,将立德树人、依法治班、民主管理、幸福教育的理念播撒在他身边的每名教师心间。

24载,跨越城乡,刘刚用自己的爱心、热情、梦想、智慧、创造与坚持,书写了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感人故事与成长辉煌。他就像一道温暖的光,温暖着学生,温暖着家长,也照亮着地区素质教育的道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