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热心公益 用行动书写小家大爱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实习生 刘羽佳

版次:02  2023年09月1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平兆久家住田家庵区公园街道龙园社区,他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妻子夏卿在田家庵区公园街道龙园社区工作,女儿上小学,儿子年幼。夫妻俩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孝老爱亲,共铸文明和谐家风,荣获第三届淮南市文明家庭殊荣。

平兆久于2014年在潘集区泥河镇店集村挂职,挂职期间团结带领店集村村支两委,想办法、出对策、谋发展,使昔日的“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全镇的先进村。平兆久先后荣获安徽省司法厅劳教局“个别教育能手”、淮南市第六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称号、淮南市“五四”青年奖章,记个人三等功两次。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夏卿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克服身体不适坚持工作,为一线的同事们发送工作稿件,为公园街道疫情宣传做了大量工作,直至身体不适送进医院治疗还坚持关注信息稿件的送交工作。回到工作岗位后,她很快进入工作状态,2020年8月正值炎热酷暑,她不顾自己临盆待产,主动前往辖区几个在建工程工地,向农民工宣传政策,检查在建单位相关资料。2021年公园街道防汛期间,她不顾几个月大的孩子,依然坚守岗位,和大家一起捆沙袋抬物资。孩子需要哺乳,家人就将孩子送到单位,直到汛期险情解除才回到家中。2022年疫情期间,她尚在术后恢复期,但面对汹涌的疫情,又与爱人一起,义无反顾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每天两个人只能在楼下的值班室交接班时或在核酸检测时隔着厚厚的防护服见上一面。

夫妻和睦,尊老爱幼。丈夫平时工作繁忙,在单位时间多,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夏卿给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从无怨言。她在做好单位工作的同时,把家务事也处理得妥妥当当,让丈夫、孩子有一个温暖温馨的家。生活中,他们团结邻里、热心公益,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防疫和汛期为困难群众、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经常带着孩子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蚂蚁力量”等公益活动。夏卿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并报名完成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的登记注册,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