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交通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具有先行引领作用。我市立足独特的地理区位,致力于将淮南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奋力推动区域协同共进、加快发展。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共进、加快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是我市“交通建设大会战”年,计划完成投资110亿元,1-7月份已完成投资58.73亿元,创历史新高。
构建发达高效的快速网。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重点,着力贯通加密、扩容改造和服务提升,打造多向立体、快速联通的高品质快速网,实现与长三角城市的快联快通。S16合周高速一期正在进行路面施工,年底前局部路段建成;S16合周高速二期、S19淮桐高速淮南段和合肥新桥机场S1线寿县段已全面开工;S63怀远至凤台高速淮南段、S10扬州至淮南高速淮南段正在开展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S20长丰至固始高速公路淮南段、亳州至淮南高速淮南段和合淮市域铁路也正在积极筹划中。
建设完善顺畅的干线网。积极推进国省干线公路网化加密、提档升级、互联互通,实现市域内一级公路市县区联通,区域内与合肥、蚌埠、阜阳等毗邻市一级公路联通。2023年我市国省干线公路续建项目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216.1亿元。截至目前,G328寿县至霍邱一级公路滨湖大道至双桥段、S230瓦埠湖大桥及连接线工程、G206洛河至曹庵一级公路洛河至洞山东路段、G345凤台至毛集快速通道正在加速施工,G206洛河至曹庵一级公路孔店至曹庵段已开工建设,其余项目也将陆续开工。
打造经济便捷的枢纽网。以港航一体化发展为重点,以港口集群化发展为方向,统筹谋划江淮航运枢纽淮南港建设。到2025年港口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吨,高等级航道里程200公里,初步形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一核两带三翼”枢纽辐射体系。全市水运项目总投资119.7亿元,大通珍珠综合码头、大通洛河作业区港口物流园、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正在抓紧施工。江淮枢纽港、凤台新港综合码头、陶圩综合码头、寿县新桥综合码头等也在抓紧推进项目前期。(本报记者 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