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吴喆敏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田家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学前教育发展改革理念,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协同发展的格局,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22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5%,全面完成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90%、80%、50%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985”目标任务,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发展,获得“安徽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地区”,共有省一类园7所,市一类园12所;教育部授予“优秀指导教师”1人、宋庆龄幼儿教育奖1人、安徽省“最美教师”2人、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名、安徽省优秀教师1名、安徽省“教坛新星”2名、淮南市学科带头人19名、淮南市骨干教师48名、淮南市教坛新星10名。
“我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健全优质资源辐射帮扶机制,探索提升教师保教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构建了区域保教质量整体提升管理机制,持续提升科学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少儿艺术,是田家庵区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近年来,该区高质量抓好展演汇演,持续擦亮少儿艺术品牌,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推进少儿艺术发展座谈会”,科学谋划推进少儿艺术高质量发展;举办了“田家庵区‘迎新春’少儿舞蹈汇演”,为幼儿园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调动了各园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组织“娃娃乐”故事会优秀节目展演,地区各幼儿园教师约400人到场观摩学习、研讨交流,为民办园的编导教师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举办了中小学、幼儿园舞蹈编导专题研修班,38名少儿舞蹈编导教师参加了学习,提升老师艺术素养和编导水平。在2019年“小荷风采”全国展演中,该区的《我爱荷包蛋》获得“小荷之星”、《我会系鞋带》获得“小荷之秀”、田二幼获得“小荷之家”称号;在第十届安徽省少儿舞蹈汇演暨“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节目选拔赛中,田家庵区教体局选送的节目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田家庵区教体局在第二届“娃娃乐”故事会活动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奖、第一届和第三届“娃娃乐”故事会活动获得市级优秀组织奖。
安心托幼,是一项暖心惠民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田家庵区积极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计划到2025年新增公办学位300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为切实解决幼儿园家长“离园早,接送难”的问题,区教体局组织幼儿园,从培养幼儿兴趣和家长需求出发,本着家长自愿的原则积极开展延时服务特色课程教育,开设了体现“益心、益体、益言、益行、益智、益美”理念的延时服务“六益”特色课程,提升延时服务品质,实现延时服务全覆盖,基本满足幼儿家长托育需求。
为进一步推动幼儿园的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田家庵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幼儿园督学责任区,将全区公、民办幼儿园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聘用10名学前教育专家担任专兼职督学,充分发挥责任督学专业优势,开展每月常规督导和各类专项督导、综合督导,督导落实幼小衔接、幼儿园安全管理等工作,防止和纠正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着力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荣获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