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严格履行督促检查责任,建立“上级审计机关交办涉及淮南审计整改问题”“市级年度审计计划项目查出问题”“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反映问题”三大类问题台账,全面掌握整改情况,对未整改到位问题实时跟踪、动态预警、销号管理。相继开展“十三五”以来上级审计机关涉及淮南问题整改大起底和年度审计项目整改回头看,对142个项目2154个整改事项逐条核查,编发《审计整改通报》27期,向整改不力单位下发审计整改提示单32份,督办单15份,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新官理旧账”,切实维护了审计整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此外,我市坚持整改工作“一盘棋”,积极加强各方监督力量的贯通。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审计整改满意度测评机制。市人大连续三年选取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查出的十个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跟踪督查,向屡审屡犯重拳出击。2021年以来,通过专项督查,追回资金464.16万元、收回沉淀资金57.55万元,制定完善相关制度13项,问责处理处分21人。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风险防控清单》,与市统计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审计监督与统计监督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市纪委监委联合制定了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与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联动的意见,把审计整改责任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督促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审计线索移送处理,2022年至今,全市审计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事项32个,已落实事项25个,监督合力更加凝聚。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实习生 刘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