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勇救落水少年彰显党员本色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实习生 刘羽佳

版次:02  2023年09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2023年第二季度“淮南好人”评选中,勇救落水少年、彰显党员本色的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职工姚家民被评为见义勇为类“淮南好人”。

2023年5月1日下午4时许,姚家民和同伴郊游至凤台县李冲回族乡淮河岸边石湾码头时,忽然听到从岸边传来呼救声。姚家民循声望去,发现有个孩子在水面使劲挣扎,眼看着就要沉入水中。危急时刻,他顾不上其他,赶紧跑到岸边离落水孩子最近的地方,没有半分犹豫,连衣服和鞋子都来不及脱,一头扎入了水中。5月的河水,依然很凉。当时水下地形深浅不一,水情复杂,姚家民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游到落水孩子身边后,一把搂住孩子的身体用力托起,将其口鼻露出水面,然后拖举着孩子逆着水流游回岸边。由于岸边是斜坡,脚下根本踩不到底,无法借力,而且斜坡又陡又滑,姚家民尝试多次搂着孩子攀爬上岸都未成功,情况十分危险。关键时刻,同行友人抛下了船缆绳,姚家民和岸上人员同时使劲,终于将孩子救上岸。上岸后,姚家民才发现装在口袋里的手机和车钥匙都因长时间泡水而损坏了。但面对孩子家人希望给点补偿答谢救命之恩时,他婉言谢绝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遇到这种情况,我义不容辞。我相信不管是谁都会这样做。”姚家民笑笑说道。待确认男童无事后,姚家民和同伴悄悄离开了现场。

“五一”假期过后,姚家民回到单位正常上班,没有告诉任何人救人事迹,直到有记者接到热心群众提供线索前来采访,同事们才知道他的先进事迹。有同事问他,在那一刻怎么能毫不犹豫就跳入水中,他说:“危急时刻,党员就要冲上前!我没有考虑这么多,我相信换了其他人,也会这样做。只有人人都多一点爱心,多为别人付出一点,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