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封信函希望能表达申请人对贵院、对执行局、对案件承办法官的感激之情,特别是对淮南中院全体执行法官廉洁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的法律素养和专业能力致以深深的敬意。”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本地某采矿设备公司(以下简称设备公司)的一封感谢信,道出一起历时4年的执行积案终得化解的坎坷过程和该公司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2018年初,经法院生效判决确认,某煤矿应支付设备公司拖欠价款3694万元。某煤矿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法律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淮南中院穷尽执行措施后,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危局,执行干警始终挂念着该案,随时关注和搜集某煤矿财产线索。
被执行人某煤矿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的深山里,距淮南1000多公里,短短半年时间,执行法官三次出长差赴娄底办案。为了调查取证,4名办案人员兵分两路,往返长沙、娄底、涟源三地,在当地税务局、国土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各开户商业银行等多家单位进行全方位调查。为全面查清被执行人经营现状和财产状况,光是银行账户执行干警就查询了95个,最终对该煤矿的资产、股份、账户进行了全面查封冻结,为促成该案和解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更详尽地把握案情,精准摸清当事人诉求和心理预期,执行干警不仅查阅执行案卷,还多次约见申请人问询案情,同时详细查阅了该案诉讼卷宗,包括完整的证据材料和双方代理意见。最终,执行法官总结出该案处理面临的三大难题,包括被执行企业所在地遥远,跨省调查任务艰巨;被执行企业经营困难,债务缠身;被执行企业几次股权变更,抗拒执行意图明显。基于此,从保障双方企业存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以调解方式结案更符合企业利益。
由于该案双方因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和执行中的矛盾,已互相不信任,长期未能执行到位,申请执行人对法院的信心也出现动摇。于是执行法官邀请设备公司负责人参与见证案件办理,在了解到法院为查明被执行人经营状况、经济现状和可能存在的转移资产风险所做的努力后,公司负责人对办案法官产生信任。执行法官也就案件进展和设备公司保持沟通。最终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和解,申请执行人总共获得约4300万元执行款。
“本案结果圆满,进程却颇为不顺,出现各种反复,遇到诸多困难,是两位法官的运筹帷幄、身体力行让案件的进展可控,最终促成和解,我们衷心表示感谢。”设备公司在感谢信结尾写道。
(本报通讯员 石兴辉
本报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