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知识进课堂 传统文化放光芒

本报通讯员 孟凡静 本报记者 刘银昌

版次:A01  2023年09月0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老师,这张邮票上有十二生肖;老师,这张上有二十四节气;老师,这一张上有我们学过的古诗……”近日,凤台县实验中学的美术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邮票知识讲座吸引了学校热爱美术的孩子们。安徽省集邮协会青少年专委主任陈煜,用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片、新颖的理念,实现了邮票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精彩碰撞。

此次讲座是针对2024年“踔厉奋发,龙腾华夏”生肖邮票设计比赛开展的一次赛前指导。在课堂上,陈煜以PPT为基础,以“邮票上的古代文学家”为切入点,展现各种邮票实物,结合课堂有奖问答,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掌握邮票的文化及组成要素等基础知识。通过对邮票的来历、邮票的品种、邮票的作用的讲解,让同学们认识邮票,了解邮票知识,传承传统文化。

课堂上,陈煜还给同学们分发了二十四节气的明信片,并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解二十四节气与淮南的不解之缘。“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科学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因此,淮南市也就成了‘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的发源地,在我们淮南,有一所全国唯一的二十四节气主题邮局。”陈煜娓娓道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本次活动,让学生们走近邮票,了解邮票,拓展视野,引导广大集邮爱好者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集邮活动中,也让同学们在一枚小小邮票的方寸之间,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龙年邮票设计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讲座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邮票设计大赛当中去,为传承邮票文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