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网络经济,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

乔瑞庆

版次:03  2023年09月0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766.8,比上年增长28.4%。2022年,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网络经济指数达2739.0,比上年增长39.6%,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91.6%。在各项分类指数中,网络经济指数增长最快,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最大。

这组数据与普通民众的直观感受应该是吻合的。无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闲适乡村,目光所及,都能看到网络对现实的深刻影响。对于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自然人和社会组织而言,断网已经同断电、断水一样,变得无法接受。没有人能够否认网络对创造价值、生成财富的重要性。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在笔者看来,网络经济以信息和知识的高效传递、共享为载体,以产业裂变、升级和组织形态创新为表现形式。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经济新动能的形成、积聚、壮大、提升必然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动能持续增强,而新动能持续增强离不开网络经济的活跃。促进网络经济,无疑是加速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效手段。

促进网络经济,首要是鼓励互联网信息技术持续创新。互联网信息技术是网络经济的底座,是开辟网络经济“蓝海”的原动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竞争大、变化快,创新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到今天的“万物互联”,短短20多年,互联网信息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技术迭代令人目不暇接。没人知道哪项技术会迎来“灿烂辉煌”,只有不停地探索尝试,创新发展。

促进网络经济,重点是推动数实融合。网络经济不只是虚拟经济,还内嵌于实体经济,持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的需要,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而产业数字化则是必然趋势。推动数实融合要着力在产业数字化上下功夫,持续增加政策供给、制度供给,鼓励支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结合行业特点、自身条件、发展需要实施数字化,让数实深度融合成为增强经济新动能、打造网络经济新优势的主渠道。

促进网络经济,关键是丰富场景应用,尤其是消费场景应用。互联网首先是人的互联,网络经济的活力来源于置身网络的人的需求。从这个意义而言,网络经济是个性化的体验经济。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人的需求的关注,让网络经济在诞生之初就把消费者的良好体验放在首要位置。打造消费者满意的消费场景,应当是网络经济相关经营主体始终追求的目标。要知道,有了被认可的场景应用就会有网络经济的生存土壤,丰富场景应用就是在拓展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