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集的红色基因

高 峰

版次:03  2023年08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图为安庆市德宽街上的石德宽烈士雕像

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秋,石氏从淮河北岸的凤台县石家集南迁寿州。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石氏宗族在孟家岗(今安丰开运驾校)之南大兴土木,集市建成,取名“石家集”。

那时的石家集靠水路交通,码头位于东淝河西岸的北洋淀,离集八里,可直达蚌埠街、田家庵等。1954年特大洪水,石家集被淹毁。后来,政府在西岗以北,土楼以南地势较高的地方,沿寿(县)六(安)路东边,重新兴建“新石家集”。

1958年,国务院决定,以寿县正阳关——真武庙店——庄墓桥一线以南成立安丰县,在石家集建造县城。规划设计东、西、南、北三纵三横六条大街,后仅建成东西方向的一条街道,名曰安丰路。1959年4月,国务院撤销安丰县,县城停建。石家集的居民先后迁到安丰路居住和经商,渐成集市。这就是后来安丰(乡)镇的由来。

石氏南迁以来,十分重视教育。明清时,历代科考中的庠生、监生、贡生、举人等,比比皆是。清末民初,甲午庚子之乱,清廷腐败,丧权辱国,中华民族灾难重重,石氏仁人志士,纷纷探索国家民族出路。

1919年,石德纯(石寅生)家居母丧,目睹教育落后,捐出金银一万多元,利用家宅,将家馆进行改造,创办了现代新学的石塘面小学(原址位于今石集粮油站墙头南边)。除了本族,对周边贫困子弟免费发放课本,开设国文、算术、自然、公民等课程。1922年,在安庆读书的石德镐(号景周),结识陈独秀等人并加入共青团组织。1923年,石德镐回乡传播马列主义,思想激进。这年冬天,从北京回乡的石寅生发现石塘面小学已无法容纳日益增多的学生。他与堂弟石德镐冲破迷信思想,带领十几个青年把石家集北头的观音大庙修整成学校,把石塘面小学搬迁到新校舍,更名为寿县石家集私立小学(现石集小学,原址位于今寿县交警大队石集中队东边两百米)。

在石氏子弟中,石德宽、石德鉴、石德 、石裕瑛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和出路。石德宽,石文彬(石裕瑛册名),石德纯(石寅生)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入到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石德宴、石裕鼎为中共寿县早期党团组织的负责人。

石集小学在中共寿县党团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曾经是中共瓦埠小学支部驻地(1924年冬-1925年6月),共青团寿县支部(1924年11月-1926年3月)和共青团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驻地(1926年3月—1926年冬)、寒假新剧团旧址(1925年冬)、中共石集特组(支部)驻地(1927年冬—1938年11月)。

石德宽,字劲武,清光绪甲申年11月29日生(1885年)。石德宽兄弟三人,行二,过继给二叔父石载 做儿子。

1903年,19岁的石德宽来到省城安庆,考入安庆陆军武备学堂。1905年,秘密加入岳王会。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夏应堂兄石德纯函召,东渡日本留学。初入同文书院,后又考入西京农机学校。1908年11月,光绪帝和西太后相继死去,石德宽从日本回国,和安庆新军中的熊成基、范传甲等一起发动马炮营起义。1909年,石德宽与熊成基在哈尔滨谋刺爱新觉罗.载洵未成,熊成基被捕殉难,石德宽逃至日本。

1910年冬,入东京市日本大学法律科学习。1911年3月17日,由日本电召回到上海,后经香港至广州,参与谋划广州起义。

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石德宽等随黄兴猛攻两广总督衙门。遭清卫兵列队抵抗。石德宽与林文、何克夫等奋勇当先,向敌人投掷炸弹,炸死十多人,管带(营长)金振邦毙命。黄兴、石德宽等人冲进后大堂时,已空无一人,他们随即从大堂退出,适遇清提督李准率新兵营蜂拥而至,他们与敌兵展开了激战。石德宽与数倍于己的敌军短兵相接,身受剧创,仍全力奋战,不幸身中数弹身亡,年仅26岁。

石德宽烈士遗骨长眠黄花岗,英名列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记。

石寅生(1878年——1944年),名德纯,字仰文,号厚斋,又号寅生,他比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石德宽大七岁,是石德宽的族兄,他住的石家塘面村与石德宽烈士故居石家老郢相邻。

石寅生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7年春在东京加入同盟会。1910年夏返国入京,任刑部佥事。民国元年,孙毓筠任安徽都督,石寅生任都督府秘书长。

石寅生的传奇人生在于他47岁开始弃文从戎,花甲之年领军抗日。

从一个光杆司令起家,一跃而成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的中将军长。在北伐期间,蒋介石难容旁系,1928年初将这支部队“编遣”了。事后,给了石寅生一个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的名义,加以羁縻。

抗战爆发后,年近60岁的石寅生以民族大义为重,走出闲居十年的家门,招集旧部,在家乡寿县组建了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任总指挥,领兵抗日。

石寅生将兵力布置在沿淮铁路两侧,一边作战一边破坏日军的水陆交通运输,对敌威胁甚大。1938年夏,攻克被日军沦陷的寿县城,立下了大功。

主政安徽省的新桂系当局深感不安,以“赤化嫌疑”宣布解散人民自卫军。此后,军中的共产党员郑抱真、曹云露、赵策等都带领所部,归入了新四军的战斗序列。

1939年石寅生被选为省参议员,后在二届参议会上,又被选为省参议会副议长。议长江玮年老多病,所有会务由石主持。6月1日先生带病主持省二届二次参议会,不料次日喘病突发,3日晨送回天堂湾郑祠寓所,抢救无效,于下午1时溘然长逝,终年66岁。

石德宴,字会宾,石家集石家老郢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至1925年6月,石德宴在石家集小学一边以教书为掩护,一边从事革命活动。

1923年冬,安徽第一个党组织小甸集特支创立了。随后,薛卓汉、方运炽、陈允常到瓦埠小学教书,他们在该校党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瓦埠小学党支部,直属中共中央领导。

这是继小甸集特支后,寿县第二个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的早期党组织。

瓦埠小学党支部有三任支部书记,第一任和第二任书记分别是方运炽(任期1924年9月-1924年10月)和方运初(任期1924年10月-1924冬),石家集人石德宴是瓦埠小学党支部第三任支部书记(1924年冬-1925年6月),在他担任中共瓦埠小学支部书记后,将支部驻地和活动中心由瓦埠小学移至“瓦西”的石家集小学。

石家集因此成为“瓦西”革命火种最早点燃的地方。

1925年6月至1926年冬,中共城关支部成立,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瓦埠小学支部活动停止,所辖所有中共党小组划归城关支部。这个时候,新成立了中共石家集党小组,它是城关支部所辖十个小组之一,中共石家集党小组驻地石家集小学。

1927年10月25日成立中共寿县临委,在县临委的主要负责人中,石家集人石德伦(1927年11月-1928年3月)负责农运。寿县临委先后恢复或建立了12个支部,4个特组和1个特支,包括1927年冬建立的中共石集特组。

1928年3月7日,召开寿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改选县委,正式成立中共寿县委员会。石家集人石玉鼎当选为县委委员(1928年3月-1928年7月)。此间,中共石集特组书记为石德宴,驻地为石家集小学。1928年9月中共石集特组更名为中共石集支部,属中共保义区委会。

石家集小学是共青团寿县支部和共青团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驻地。

寿县建党是从建团开始的,最早的团组织是1922年春曹蕴真在小甸集成立的小甸集S.Y(英语“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编写)特支,直属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1924年夏,薛卓汉、徐梦秋回到家乡,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寿县支部。支部共有两任负责人,先是徐德据,后是石德宴,有团员11人。1925年1月,改称共青团寿县支部。

1925年12月12日,共青团寿县支部负责人石德晏给团中央写信,汇报寿县团组织寒假期间的主要工作,成立“寒假新剧团”。1925年冬,石德宴根据团中央指示,在共青团寿县支部驻地石集小学创办了“寒假新剧团”。联合各小学教员和学生,深入农村巡演宣传,所得募捐全部资助贫困学生;同时散发《犁头周刊》《中国农民》几十份。

1926年3月,薛卓汉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寿县成立共青团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得到石德宴、石裕鼎的大力支持。3月7日,薛卓清、方曙霞、曹练白、石补、石子安、洪养素、石德晏、石裕鼎、薛卓汉9人在寿县窑口集开会,成立了共青团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直属团中央领导。地方书记薛卓汉因事赴省,事务暂交候补石裕鼎代理,通讯处“安徽寿县石家集私立小学”。

从1925年12月12日到1926年6月9日,共青团寿县支部和寿县地方团地委分别以石德宴、薛卓汉、石裕鼎、裘年志(石裕鼎代号)分别向团中央写信汇报工作20次,其中,1926年4月就写了6封信,分别是4月3日、4月6日、4月14日、4月18日、4月21日、4月24日。这些信件原手稿均藏于国家档案馆,石克方老人保存有书信的复印件。

中国共青团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代理书记石裕鼎,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石德宽之子。团县委委员薛卓清、方曙光、曹练百、石补、石子安、洪养素、石德宴、石裕鼎(代理书记)、薛卓汉九人。其中石补、石子安、石德宴、石裕鼎四人均为当时的石家集小学教师。石补、石德宴为亲兄弟。由此可见,石家集尤其是石家集小学是寿县早期团组织的重要活动中心。

2023年7月1日是建党102周年,小甸集特支成立100周年纪念日,时隔将近100年后,在安丰镇(石家集)当年寿县党团组织秘密活动的中心,一个新的“寒假新剧团”又诞生了。他们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他们出现在纪念日、节假日,出现在石集街道、梧桐村广场、甲贝村舞台、青峰村敬老院……

红色,是一种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染成颜色,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并且,在一代代地不懈努力中,成为我们世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和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