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淮南

杨 坤

版次:03  2023年08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春秋》的这一名句,“淮南”“淮北”并非特指安徽的两座城市,可也让两地家喻户晓。

我对淮南的印象极为深刻。她的名字和我的老家淮北,仅一字之差,一个是“南”,一个是“北”,比较容易记住。这两座城市又都是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北有淮北矿业集团,淮南有淮南矿业集团,很有渊源。

虽说淮南是一座“煤城”,可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像。这里山水共生,绿意盎然,八公山南北延绵,焦岗湖壮阔如画,大通湿地静谧秀丽,茅仙古洞花灼草丰,上窑森林公园银杏参云,生态绿廊、景观视廊、城市游廊移步可见。难怪诗仙李白在这里发出“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的感慨。

以前从合肥开车回老家淮北,通常是从金寨路上高速,走老的合徐高速。蚌合高速开通以后,每次从集贤路或者长江西路上高速,便捷了许多。走这条路,淮南是必经之地,时常到了饭点,索性从淮南下高速,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再继续赶路。

北京奥运会那一年,淮南牛肉汤被纳入中华营养早餐工程,而后又被中国烹饪协会录入首批“中华小吃名录”。这些年,我曾多次对这碗汤做过专题采访。淮南牛肉汤的精髓在于汤,有一次,为了拍摄熬汤过程,我们凌晨三点钟就起了床。店老板告诉我们,他家熬汤所用的料是祖传配方,配比有着严格要求,对牛骨的选择也很有讲究。

淮南人盛情。有朋自远方来,多少要整几盅,划拳助兴,不醉不归,喝高兴了换个地儿再继续。头一天晚上陪喝酒,第二天早上陪喝汤。牛肉汤醒酒,一大早就被拉到街上喝碗汤,不一会儿大汗淋漓,神清气爽。

淮南的另一道美食就是豆腐。2000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渴求长生不老,在八公山上谈仙论道,著书炼丹。炼丹时的一次失误,让莹白细腻、鲜嫩绵滑的豆腐意外诞生,刘安也无意中成为“豆腐始祖”。如今,家常美食已成“中国地理标志”,淮南也被誉为“豆腐之乡”。

一次去淮南,朋友热情接待,特意安排了豆腐宴,一大桌菜,全部是用豆腐做成的,淮王八公碟、刘安巧点丹、银丝豆腐球、玉麒麟豆腐、铁板烤豆腐、豆腐黄金条……菜名起的诗意盎然,摆盘创意也独具匠心,看的人眼花缭乱,吃起来美味可口,真所谓“莫道豆腐平常菜,大厨烹成席上珍”。

我还记得,2016年1月5日那天,我恰好在淮南出差,在酒店看到当天的《淮南日报》,头版头条赫然印着一个大标题:《寿县正式划归淮南市管辖》,暗暗为这段姻缘拍手称赞。区划调整后的淮南,大家庭再添新成员,地域扩大,文化延展,潜力无限。

淮南与合肥是邻居,其东南与合肥接壤,两地往来密切,坐高铁只要半个多小时,驾车也就一个小时。有几次和淮南的朋友聊着聊着,临时决定从合肥赶到淮南吃饭,虽是两城,却似同城。的确,合淮同城化发展以来,两地确定了教育、文旅等34项重点项目及合作事项,往来更频,“亲戚”更亲,合作更紧,让这座煤炭城市在转型发展的路上原地起飞,未来可期。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一份成绩单显示:2023年上半年,淮南市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有16项指标居全省前8位,其中11项指标居全省前3位。更为可喜的是,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递进了6位、6位、11位。提速之快,惊艳四座。

时光向前,淮南向上,但历史不能忘记。在淮南市大通矿南,有一座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这是淮南人记忆中惨痛的一页。

1938年6月4日,日本侵占了淮南大通煤矿,在其后的七年间,他们在大通煤矿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法西斯统治。据统计,在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间,大通煤矿有17000多人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尸体被抛弃在荒山脚下,堆积如山。1943年春,尸体腐烂,日本侵略者忍受不了尸腐的臭气,强令矿工们挖了三条长约20米、宽5米、深3米的大坑,将遍地尸骨抛入坑内,就形成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淮南人从未忘却这段历史。这座教育馆让更多的淮南人了解到这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史,也时刻警示淮南的年轻一代:勿忘国难,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