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深庭院

谢光明

版次:03  2023年08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庭院有大有小。深宅大院,千年银杏松柏。蓬门荜户,亦见桃李桑梓。现代寻常人家阳台虽小,花卉植物繁茂者不在少数。于方寸之地营造一个五彩缤纷的迷你花园,无非是美好心影的折射。

古人喜欢种桑树和梓树,庶民种树,官吏也种树。官吏种树与官衔挂钩,《周礼·秋官·朝士》是一例:“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北宋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据统计,画中有树一百七十多棵,多为杨柳,感性地向后人描述了汴京城绿树成荫的宋代风貌。明朝有一位画家叫仇英,也画过一幅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画中寻常人家的宅院前后同样种着杨柳与槐树,可见,槐柳为古人所钟爱。

诗人更喜欢庭院有树。“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五柳先生陶渊明种了多少树,恐怕他自己都记不清。白居易也喜欢在院子里种树,晚年依旧乐此不疲。“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寥寥数笔,树影婆娑,刻画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静意境。种树栽花,绽放的是闲适安逸,装饰的是平常日子。万物有情,草木是人生不变的伴侣。

大宋是个丰富多彩又浪漫的朝代。南宋词人辛弃疾闲居江西铅山瓢泉,出门买酒,回来的半路上,迫不及待喝起来,结果酩酊大醉,坐在路边,忘记了回家的路。词人醉醺醺地询问来往的行人:“我的家在哪里?”善良的行人告诉他:“你只管朝古庙那边走,绕过小溪,南面那棵乌桕树下就是你的家。”

秋游皖南,去一处偏僻的深山孤村拜访初中同学老五。小村庄既有徽派民居,古色古香,也有新式洋房,时尚新潮。家家户户独门独院,白墙黛瓦竹影婆娑,飞檐翘角绿树扶疏。一户人家的小院内,光秃秃的柿子树,挂满炊烟煨熟的红柿子,像一杯杯流溢的红酒,十分诱人。轻叩半掩的大门:请问老五家在哪里?围着围裙的屋主人打开大门,不说哪个屋,也不说多少号,只用手一指:“那棵大桂花树就是老五的。”

果然,老五正站在桂花树上摘金桂。尚未进院,香气已奔来倒履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