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恨》:让哲思潜入寂静之海

杨 道

版次:03  2023年08月2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音乐之恨》的首页,有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诗:音乐在忧愁上洒下了几滴遗忘的祭酒。忧愁之于沉淀着回忆的灵魂,正如渣滓之于盛着酒水的酒壶。

这样的开篇于我而言,充满了诱惑,如同该书作者所说,我们用布匹包裹着一种声音的裸露,它来自婴儿时期,伤势严重,无声无息地待在我们体内深处。这些布匹有大合唱、奏鸣曲、诗歌。

我们的身体里一直存有声响,这使得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歌者、鸣者和说者。但我们自己的耳朵听不到这些古老的声音和呻吟。

《音乐之恨》似乎就是我所提到的那匹布。它是法国著名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的散文作品集,一部知觉、神话、历史和哲学相缠结的音乐沉思录。它论述了听觉的本质,作者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开始追溯,音乐何以成为痛苦和死亡的起源。作者解读了音乐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提出了对音乐的反思:音乐在何种程度上会变成痛苦?他试图探究音乐与恐惧、音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音乐“高雅”的固有印象,让读者看到那些喜欢最精致又最复杂的音乐,能够一边听音乐流泪的人,也拥有不善的一面。在论述中,作者对音乐的“仇恨”似乎合情合理,而人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则更加值得审视。

基尼亚尔对哲学、历史、艺术有深入的研究。他于1966年开始创作,著有大量小说、评论和随笔。他来自音乐世家和语言学世家,使用文字书写音乐似乎是他命中注定的事情。他创作于1991年的小说《世间的每一个清晨》被改编成经典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在世界影坛引起很大的关注。

他的其他作品也极富个人特色,和《音乐之恨》一样,都充满着极具节奏感的音律。

是什么让悲伤在日出时终结?是音乐。这是基尼亚尔的回答。而音乐,也是《音乐之恨》译者王明睿所能找到的正确打开基尼亚尔的方式。无论是塞壬之歌还是俄耳甫斯之琴,抑或是伯牙学艺以及成连入海,音乐都是基尼亚尔连通神话和现实、过去和当下、自我和世间万物的纽带。

《音乐之恨》为基尼亚尔研究专家的国内首译。它延续了作者早前的作品《世间的每一个清晨》及《罗马阳台》的艺术之旅,书写黑暗与孤独的永恒主题。书中的表述充满哲思,断章式的写作和鲜明的意象群,如同深渊的声声呼唤,清晰而深具悬空感。

于小说读者和音乐听众而言,在阅读此书过程中,俗世是他们用来放置双脚的地面,是寂静的制造者。而音乐让人们闭上嘴和眼,潜入寂静之海。

出生在1948年的基尼亚尔是法国当代文坛的一个异数,有评论说他“一个最谦逊同时也是最傲慢的作家”。基尼亚尔小时候患有自闭症,长大后,他常常离群索居。他喜欢蒙田的随笔作品和《一千零一夜》的传奇。他擅长用另类的叙事还原古典情怀,用经典和记忆连通历史和当下,拂去岁月的尘埃,他的文字总有隐隐的、古老智慧温润的光泽。

我跟随基尼亚尔在他音乐一样的文字里游弋。这其实是一条储有多元文化的历史长河,河里漂着不可见物和文字、古人的影子、寂静、隐秘生活、无用艺术、个性与爱情、时光与乐趣、自由与欢乐,等等。而我站在河岸上,在六月一些泛黄的树叶间、颤动的光线里,听基尼亚尔压低嗓音从树林间传递过来的悄悄话:

寂静之于耳朵正如夜晚之于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