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水的告白——

相互治愈,各自安好……

本报记者 张 静/文 苏国义/图

版次:A01  2023年08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月12日14时37分,杨波和邵南平驾着巡逻快艇,迎着36℃高温向泥河河面深处驶去,这是他们这个月的第二趟共同巡河。

巡河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护水”,随时察看泥河水质;二是“护鱼”,防止有人投食。

“为何要在这么热的天气巡湖?”记者疑惑。

“温度是影响水生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持续高温将影响水生态环境质量,容易出现藻类暴发、鱼虾死亡、水体异味等问题,所以巡湖是必须的。”杨波解惑。

当巡逻快艇划过平静的河面时,鱼儿从河中跃起,在清澈的河面溅起一朵朵水花,在数十米之外,还能看到鱼群游动,一任逍遥,正享受河流被“治愈”的快乐。数只白鹭划过水面,沾起波纹,随后又飞入河中绿岛的林木间。

作为潘集区水利局与潘集泥河生态净水渔业项目的负责人,此刻,杨波和邵南平心里安定许多……

因为这里,优于水,也曾忧于水。

泥河,是淮河重要支流之一。泥河干流河道长55.65千米,其中潘集区境内河长39.4千米,在潘集区有着“母亲河”之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然而,水在孕育生命、滋养城市的同时,却在一段时间里默默承受了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污染之痛。泥河,属于富营养型湖泊。因为下游水域广阔,不少群众“靠水吃水”,拦湖养鱼,围网养殖。密密匝匝的竹竿,纵横交错的围网,沉入湖底的饲料,让泥河水质不断恶化,饱受蓝绿藻水华之困……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湖泊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资源,而是越来越重要的生态资源,是构建绿水青山、生态共同体的关键要素。

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2019年,潘集区启动实施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020年6月,潘集区与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实施“以鱼治水、以鱼净水、促渔增收”生态净水渔业项目,更好地保护利用泥河。

综合治理,河道生态。拔除废弃毛竹,打捞水中破旧鱼网地笼,处理水面漂浮垃圾,清除杂草,恢复岸线的自然景观……

科学放养,合理捕捞。每年的夏季和冬季,投放鲢鳙鱼鱼苗,“人放天养”,不投饵、不投肥、不投药;轮捕轮放,捕大留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返岸,杨波与邵南平又在约定下次共同巡湖的时间。

邵南平告诉记者:“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定时巡湖,防止投食,让鱼儿吃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生长,再通过捞捕转移这些鱼,可以减少水中的氮磷负荷,改善水质和水体生态结构,优化水生态环境。现在,泥河的水质已经达到了省控标准以上。此外,人放天养,肉质相较于饲料鱼更鲜美细腻,腥味更淡,鱼汤味儿更浓,市场价也更好。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良性互补。”

鱼养水,水养鱼,鱼跃水清,

生态治泥河。

一条河,重现碧波流;

一条鱼,欢畅河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