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习近平总书记当初在《之江新语》一书中的谆谆告诫,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振聋发聩。据说在淮军创建之初,李鸿章曾经推荐三个人才去拜见曾国藩,但是曾国藩并没有立即接见他们,反而是站在暗处悄悄观察。半个时辰过后,曾国藩发现,其中一个人在东张西望,四处环顾屋内的摆设;一个人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但是却神色焦急;只有一个人神态自若,背着手抬头仰观天上的浮云。随后,曾国藩便对李鸿章说:“你推荐的这三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才堪大用。”李鸿章忙问:“老师是如何得知的?”曾国藩微微一笑说:“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烦。这三人当中,只有一人耐得烦,能成大器。”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判断非常准确,被他看中的那个人正是日后的淮军名将、中法战争中的大功臣刘铭传。
揆诸当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充满诱惑,“坐得板凳十年冷”的专注心态日渐消失,在追求“短平快”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许多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开始变得好高骛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者有之、沽名钓誉者有之、好大喜功者有之、见异思迁者有之、患得患失者有之、不求甚解者有之、投机取巧者有之……这类年轻干部的共同特点都是希望自己能够一步登天、扶摇直上,一旦时运不济、事业受挫,顿时便形散神更散。
明代学者钱琦在其著作《钱子语测·法语篇》中曾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冲然靡宁。”意思是如果内心沉静,即使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纷纭复杂,自己也能纯正安然。但是如果内心浮躁,那么即使安居无事,也会心乱不宁。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都充分证明,心不静,无以言学;心不静,无以成学。况且,随着浮躁之气的滋生,观念就会庸俗,贪欲就会膨胀,信念就会动摇,人的理性就会淡化,甚至扭曲、泯灭。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身为年轻干部,拥有一颗积极向上之心、一股拼搏进取之劲,的确值得肯定和嘉奖。但是基于某些主客观因素,当自己能够得到更大的重用而未能如愿之时,却不能成为从此以后“在岗位不在状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不作为理由。“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一蹴而就的跨越,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进步。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干事创业必须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摈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涵养“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定力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在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浮躁社会中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诱惑,不为一时之名而动摇、不为一时之利而急躁,以无私无欲、至大至刚涵养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