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6亿元,分两期建设,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预计可实现产值270亿元、税收9亿元。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9个项目开工建设,建成以后,将实现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全链条贯通。”
“大项目”发挥“大作用”,大项目的引领、支撑作用更为明显。从今年新开工制造业投资数据看,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坤泰车辆等大项目成为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主引擎”。
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接下来,我市将围绕在库制造业项目,紧扣时间节点、深化项目服务、加快项目推进,全面营造大抓制造业、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
抓精准服务促投资。开启“政策快递服务”,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准确吃透政策、精准用好用足政策。市经信局为淮南高新区和达因汽车等4家企业争取省级数字化转型资金3103.3万元。
抓要素保障促投资。坚持为企业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平台,每月召开一场制造业政银企对接会。今年上半年,共召开6期市级和2期县级对接会,为82户制造业企业解决融资需求68.725亿元,其中为中安联合等重点企业提供30亿元中长期项目贷,金融助“实”赋“制”功能逐步显现。
做实项目“硬支撑”,才能保障投资“驾辕之马”蹄疾步稳。我市强化制造业项目攻坚,分秒必争推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让大项目好项目加速推进、加快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航天锂电50Gwh锂电池、中环中清光伏装备制造、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太蓝新能源固态锂电池、开沃新能源汽车、明然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等72个制造业项目全速推进;
中环中清三四期、德力年产10万辆新能源专用车、新桥湘商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100个以上制造业项目年底前开工;
坤泰集成式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DHT)、合众汽车、英众科技产业园、宏泰钢铁年产60万吨铁基新材料、新南港汽车气囊布与OPW囊袋制造、山河药辅新型药用辅料系列生产基地一期、拓普汽车新建年产30万套轻量化底盘和年产65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等100个以上制造业项目年底前建成。
制造业项目大干快上,必将带动制造业投资稳健增长。
制造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助推器。2022年4月,我市出台《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1525”行动计划》,确立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发展目标。今年5月,《淮南市实施“1234”数字赋能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案(2023-2025年)》出台,为制造强市建设进一步明路径、强保障、添动能。
筑巢引凤搭平台,招商引资活水来。我市坚持把标准化厂房作为制造业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建立定期观摩调度机制,推动边规划边招商、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边招商。截至今年5月,全市在建标准化厂房384万平方米,已建成336万平方米,已使用213.6万平方米,推动形成谋划一批、建设一批、招商一批、落地一批的良性循环,打造中小制造业企业落地的坚实平台。
以“制造业投资之稳”保“制造业发展之进”,淮南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