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为何不具备沿淮河发展的条件?

本报记者 李 钧 苏 强 周莹莹

版次:01  2023年07月3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市淮河淮上渡口南北岸线多为低洼湿地和基本农田(2023年7月27日摄)。 本报记者 张 越 摄

近期,关于淮南“沿淮河发展”的网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网民“濠梁水”在今日头条平台编发了题为《淮南沿淮发展才大有可为》 《淮南沿淮河发展潜力很大》的帖文,跟评420余条;网民“大白too”等在抖音平台编发了题为《淮南城市发展方向——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淮河岸边华丽转身》的视频,跟评1360余条。部分网民跟帖支持沿淮河发展,认为“淮河有这么响亮的名片不利用可惜”,应该借鉴延安、芜湖等城市沿河、沿江发展的经验,依托淮河天然优势,打造沿淮河旅游观光经济带。

近日,淮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专家们一致认为:网民的愿望虽好,但现阶段我市已经不具备沿淮河发展的条件。

市水利局:淮南沿淮地区蓄洪区多、安全风险大

市水利局专家介绍说,沿淮地区是安全风险最大的地区。我市地处淮河中游,是全国首批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淮河流经市境105km,水旱灾害频繁,建国以来共发生较大洪水18次,约4年一次。历年防汛,淮河干流堤防和行蓄洪区是重点,任务非常艰巨。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进一步推高了区域洪涝风险。另外,淮河两岸也是采煤沉陷区分布的主要区域,采煤沉陷区对于耕种、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市沿淮河自上而下设有国家级行蓄洪区5处,分别为寿西湖(寿县)、董峰湖(毛集实验区和凤台县)、上六坊堤(潘集区)、下六坊堤(潘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汤渔湖(潘集区)行洪区,行洪区总面积311.6平方千米,人口约18万,行洪堤总长101.6km。瓦埠湖流域位于淮河南岸,流域面积4193平方千米,跨淮南、合肥和六安三市。1952年建东淝闸后,瓦埠湖被列为淮河蓄洪区,涉及寿县、谢家集区和田家庵区。

市水利局专家介绍说,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要从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研究不同类型蓄滞洪区管理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区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因地制宜发展第二、三产业,鼓励当地群众外出务工。限制蓄滞洪区内高风险区的经济开发活动,鼓励企业向低风险区转移或向外搬迁。加强蓄滞洪区土地管理,土地利用、开发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的要求,保证蓄滞洪容积,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减少洪灾损失。蓄滞洪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制订人口规划,加强区内人口管理,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严禁区外人口迁入,鼓励区内常住人口外迁,控制区内人口增长。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安徽省行蓄洪区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在产业管理方面,负面清单分为限制类与禁止类,将产业园区建设、制造业、水电气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列为禁止类项目,禁止发展建设影响行蓄洪功能的设施,或新增区内居住人口,或造成环境污染的其他各类产业。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