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评选揭晓

版次:02  2023年07月3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市文明办获悉,经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评审组评选,2023年二季度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评选揭晓,其中,个人典型9个、组织典型2个、项目典型1个、社区典型2个。

个人典型:市红十字会好司机志愿服务队副队长谭宜好,拾金不昧、多次接送中高考学子、帮助寻找走失老人孩子,参加各项公益性急送危重病人活动100余次,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2744小时;安徽理工大学爱心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冯魏,大学期间组织开展或参与百余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1010小时,2022年12月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小患者的生命;国网寿县供电公司寿春中心供电所副所长、“供电先‘蜂’”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程洋,立足岗位工作,践行志愿精神,坚持民生无小事,打通百姓用电最后的“一公里”,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280小时;市红十字会凤台县朱马店镇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朱马店镇永幸村支部委员张鑫,多次参与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科普宣传、义务植树、公益捐款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490.32小时,参加无偿献血长达13年;田家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林燕,积极创新宣讲形式,多次参加慰问困难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281.34小时;谢家集区谢三村街道桂苑社区书记、主任、志愿者吕冬媛,每天坚持巡查辖区卫生环境,及时解决和反馈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1000小时;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治东社区志愿者张友俭,积极投身关工委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145小时,获评“优秀五老”“身边好人”,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优秀党员等称号;潘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志愿者李珍,多次无偿献血,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参与核酸检测,2020年防汛期间奔赴一线为灾区送去物资,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1296小时,荣获潘集优秀志愿者、“潘集好人”称号;潘集区祁集镇陈湖村党总支副书记王莹,经常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关爱妇女儿童、留守老人等活动,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595小时,获潘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组织典型:凤台县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以打造“红耀江淮”党建品牌为目标,设立退役军人荣誉墙,开辟“最美退役军人”宣传专栏,按照“周探望、月走访、季联络”要求,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庭,在春节、“八一”等节日,组织全县各拥军单位及军创企业广泛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营造浓厚双拥氛围。淮南高新区三和镇安理社区志愿服务队构建“社区党支部+党员志愿者+社会各行业高素质人才志愿者+社区热心群众志愿者+社区未成年人”的服务方式,关爱社区未成年人成长,累计开展关爱未成人特色活动近220期,累计服务儿童超过900人次。

项目典型:凤台县老干部局“强健银龄”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队上门慰问和组织体检等活动,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为老年群体提供锻炼休闲的场所和保健知识的学习渠道;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老年文体活动,举办中老年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社区典型:田家庵区新淮街道文化社区以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点为阵地,围绕移风易俗树新风、新时代新家风等主题,常态化开展有主题、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以文体活动为依托,挖掘志愿服务带头人;发动党员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潘集区田集街道华清苑社区创新志愿服务机制,发展培养了近330名志愿者,夯实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敬老助残、关爱儿童、宣扬传统文化、环境保护、科普宣传、理论宣讲等志愿活动,满足了居民多元化需求。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