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临淝村入选中组部干部网络学院全国典型村案例分享

版次:02  2023年07月3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近日,中央组织部通过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平台发布全国基层干部培训课程典型案例,凤台县顾桥镇临淝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托管”富民产业兴》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村案例分享。

据了解,临淝村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农业生产“大托管”,推动“小田变大田”,增加耕种面积100亩,全村参加托管农户户均年增收2600元。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投资开办加工厂、自营托管土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发展,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5万元,较上年增长95.08%。

该村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投资130万元建立安徽味润食品有限公司、凤台县胜海醋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本地“陈醋”“米酒”等传统工艺优势,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原材料均来源于本村自营托管土地收获的优质糯米,年产值达500万元。将加工厂产生的醋坯等免费提供给周边的猪、牛养殖户,让废料得到二次利用,在发展农业、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实现绿色循环。

该村依托红色村史馆、党建引领农业生产“大托管”发展经验、村级活动场所等资源,建设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积极承办市县乡各级党建引领农业生产“大托管”人才培训工作。自2021年以来,先后承办全市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全市到村任职选调生培训班等8期,培训党建引领农业生产“大托管”专业人才410余人次。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常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