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味柿子

马 卫

版次:03  2023年07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向野平喜欢吃柿子,儿时家穷,柿子是深秋初冬的最好零食。甜,饱肚子,放牛时也要带两个。

刚过冬至,父母又送柿子来了。向野平回来时,父母已在客厅坐好,他们有钥匙。

招呼罢,就吃柿子。

第一口还没有咽下,向野平就“呸呸呸”地吐。这柿子有点酸,还有生胶味,散发出地沟油的臭。

“爸,这是我家的柿子吗?”

“是呵,这东西谁还去买?”

“可是,我家的柿子是甜的、香的、脆的呵,咋有股怪味儿?”

向野平的父亲不信,他拿出一个,咬一口,还真有股怪味儿,“呸呸呸”吐在垃圾桶里。

向野平再试一个,还是有怪味儿,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一样难吃。显然这些柿子不能吃了,只好提下楼,丢进垃圾箱。

树老了?老树只是挂果少,不会变味儿的。

是天气?没有多大的变化哟,最多一年里多出几天太阳少出几天太阳的事。

想了好久,一家人终于想到:离向家半里远的地方,新盖了家工厂,叫许仙皮鞋厂。有座大烟囱,天天冒浓浓黑烟。那烟里,有股燃烧塑料的臭味儿,读书的学生娃娃说,那叫二恶英,农村人不懂。乡下引进家企业不容易,宝贝呢。

许仙皮鞋厂?

向野平的心猛然一震。

春天,有位朋友给他引见一家老板,叫许怀山。五十多岁,腆着大肚皮,起码一百八十斤重。朋友说,许老板打算投资上百万,在向野平老家那儿建皮鞋厂,乡村都同意了,现在只差环评。

环评就是环境评估,如果对环境没有多大的破坏,或是能进行污染处理,环保局都会放行。现在各级政府把招商引资看得重,把GDP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不然没有政绩,不能升迁。

向野平就是分管环评的副科长。

皮鞋厂不是化工企业,所以放得宽。加之乡下地广人稀,污染也不怕。

最核心的是,许老板给了他5%的股份,干股,年年分红,并且给了他五万现钱,说是预付的第一年红利。这样,在没有进行现场测试、论证的情况下,给许老板的工厂环评报告盖了章。

想不到的是,许老板不是做真皮,而是做合成革,这样自从开业后烟囱从没有歇过,天空飘荡着臭味儿。

向野平弄明白了原因,可是现在如何办呢?

一边是股份私利,一边是自己的家园被污染。

如果不让许老板做环保措施,以后别说吃家乡的柿子,恐怕大米蔬菜,都不能吃了。二恶英让人致癌,开不得玩笑。

叫自己管的下属——环保执法队去封掉这家厂子,许老板会不会把他入干股的事说出来?五万元,够让向野平丢掉公职,判几年刑了。

最好的办法是许老板加大环保投入。

第二天,向野平亲自坐车去许老板的皮鞋厂。见到许老板,俩人密谈,可是谈崩了。因为许老板要进行烟雾防污净化处理,得再投入上百万元。

他没有钱了,有钱也不愿投入。办工厂,各个关口都要花钱,乡村的官们,都把他当唐僧肉,谁都想来咬一口。村长的儿子是个傻蛋,一样当副总,干拿钱呢。乡长的姨妹来管财务,不要都不行。

俩人谈崩了,向野平更难受。晚上回到老家,父母煮的饭,也不香了,好像也有股子怪味儿。

那晚,向野平在童年的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他和父母坐在堂屋,他说出了心里的苦闷,说出了那五万块钱和入干股的事。

母说:“儿呵,不能因为你,害了家乡哟。”

父说:“儿呵,你没有考出来,就是个农民嘛,大不了再当农民。”

向野平到纪委、监察局交待了入干股和受贿五万元的事。

许仙皮鞋厂被查封了。

还好,向野平保住了公职,副科长当不成,成了环保处下属的环卫监测所职工。

父母说:“有公职,能吃饭,不当官有啥不得了?”

回到故乡,向野平心想会很没有脸面,不愿见人。可是,村民们却敲锣打鼓欢迎他,家家请他进屋吃荷包蛋,每碗不是四颗鸡蛋,就是六颗鸡蛋,这是接待姑爷客的规格。他的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向野平家屋外的柿子树,一棵比一棵老,刻满了岁月的苍凉,挂的果却越来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