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科考首次记录长江南源“第六种鱼类”

版次:A02  2023年07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西宁7月24日电(记者 陈 杰 刘诗平)2023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24日在长江南源当曲展开科考。当日,来自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在当曲采集到斯氏高原鳅样本,研究证实斯氏高原鳅是记录到的长江南源“第六种鱼类”,长江南源已知鱼类种类由5种增至6种。

麻利地套上下水裤,手持抄网沿着河畔打捞,没过多久,科考队员刘晗就捕获了十多条鱼。通过观察外部形态并检查内部结构,科考队查询对比论证后,发现其中有4条鱼是斯氏高原鳅。

长科院长江源关键鱼类栖息地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李伟介绍,此前相关文献资料显示,长江正源沱沱河共分布有6种鱼类,其中包括2种裂腹鱼类和4种高原鳅属鱼类,而南源当曲有5种。

李伟说,在江源科考中,团队先后多次采集到新的高原鳅鱼类样本。连续在不同季节发现斯氏高原鳅,证实长江南源有斯氏高原鳅分布,当曲的鱼类种类增加至6种。

据了解,高原鳅属鱼类是条鳅科鱼类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中数量最多的属,具有生态多样性和快速进化特征。其中,斯氏高原鳅体前躯呈圆筒形,后躯侧扁,对海拔高度变化的适应力较强,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鱼类之一。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祁得林说,江源科考的这一发现有助于全面掌握长江源头鱼类物种多样性本底数据,对长江土著鱼类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鱼类是长江源“生态环境晴雨表”。“长江南源记录到斯氏高原鳅,说明长江源水生态系统健康并持续向好,鱼类多样性仍存在增加的可能性。”李伟说,研究团队将从生态水文适应性角度,进一步研究长江三源的鱼类组成、分布特点和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