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育桃李 不负韶华践初心

本报通讯员 盛 静 本报记者 苏 强

版次:A01  2023年07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日前,在2023年谢家集区第四届“新秀杯”中小学新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颁奖典礼上,134名青年教师面向国旗庄严宣誓,郑重承诺履行教师职责,努力成为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先生”,以实际行动履行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

谢家集区以党建引领教师成长,建立健全新岗教师培养和成长规划机制,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粉笔字比赛、读书分享等活动,实现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青年教师党性觉悟和教学能力双提升,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立足课堂、扎根教学、综合素养突出的骨干教师,促进谢家集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陪伴是最好的鼓励,陪伴是最好的心理疏导。”在望龙高级中学“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陈慧作为学校的年轻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满含深情地向全体师生讲述着自己爱岗敬业的故事。

校园里,陈慧每天佩戴着党徽走进课堂,党徽对于她来说,是一份鞭策和激励,使她能够时时刻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课堂上,陈慧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生活中,她经常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动态,关心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难题。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陈慧充满信心地说。

2021年,胡忻怡大学毕业,来到孙庙中学做了一名乡村教师,今年是她正式踏入教师岗位的第2个年头,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胡忻怡主动要求奋战在教学一线,以扎实的学识和强烈的责任感,践行着一名有师匠追求的新时代优秀青年教师。“好的教育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我相信,只要用爱点亮每一个孩子,一定可以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如今,胡忻怡用爱和智慧为孩子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在三尺讲台谱写出如诗般的芳华岁月。

“还记得刚入职第一年,我有理想激情,但缺乏经验,通过教体局‘师徒结对’活动,导师一次又一次同我备课磨课,给我指点迷津,使我尽快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胡忻怡满怀感激之情。

“教师的成长就像是一棵树,移植到学校后,从茁壮成长到瓜果飘香,最重要的是刚进来的三五年时间,由‘师傅’带着青年教师成长,并通过教学技能培训、竞赛等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老党员韩玲娜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2年谢家集区在教师中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落实导师带教,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推行“党员示范岗”,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立足岗位比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等系列活动,通过党员带动、业务引领,让青年教师亲身感受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从而获得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的双提高。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我要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抓住机遇,夯实基础,抓住好发展规划的东风茁壮成长,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责尽力。” 淮河中学教师朱兆利说道。

“入行十年以来,我只做一件事,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党员,做一名优秀的好老师。”朱兆利抚摸着胸前崭新的党徽,激动地说:“做一名优秀的好老师,是我青春的起点,更是我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