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数字化技术让历史更有温度。“文物的锻造工艺、实用功能,甚至纹饰内涵,都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传播。”王建国说,博物馆的功能并不是简单对文物进行收藏保护,而是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文化为更多人了解。
丰富体验,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
一块豆腐,一把小刀,巧手雕琢,置于盏中。不一会儿,一朵形似绣球的豆腐花悄然绽放,白色“花瓣”密密层层,微微颤动。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将寿州豆腐宴非遗传承人张士宏围住。25岁的市民曹惠颖聚精会神瞧了10多分钟,“没想到,豆腐还能雕出花来!”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曹惠颖是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常客。参观之余,她还喜欢参加馆内活动。“剪纸、绘画、投壶,全体验过。”参与各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不仅可以体会到手工制作的乐趣,还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楚文化。
眼下,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社教活动已成常态。从在石上作画,到使用黏土捏制出博物馆代表性青铜器,各类体验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脉络。
“近年来,我们还组织了文物进校园、进养老院活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社教信息部工作人员余金钰说,一有空闲,他们就会带上文物展板走进学校,讲述博物馆的历史与馆藏。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于走进博物馆,在这里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我们也不断创新手段,用更多方式讲述文物故事,让文物走入大众生活。”王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