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展陈方式 丰富参观体验

版次:04  2023年07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接一版)

数字化技术让历史更有温度。“文物的锻造工艺、实用功能,甚至纹饰内涵,都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传播。”王建国说,博物馆的功能并不是简单对文物进行收藏保护,而是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文化为更多人了解。

丰富体验,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

一块豆腐,一把小刀,巧手雕琢,置于盏中。不一会儿,一朵形似绣球的豆腐花悄然绽放,白色“花瓣”密密层层,微微颤动。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将寿州豆腐宴非遗传承人张士宏围住。25岁的市民曹惠颖聚精会神瞧了10多分钟,“没想到,豆腐还能雕出花来!”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曹惠颖是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常客。参观之余,她还喜欢参加馆内活动。“剪纸、绘画、投壶,全体验过。”参与各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不仅可以体会到手工制作的乐趣,还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楚文化。

眼下,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社教活动已成常态。从在石上作画,到使用黏土捏制出博物馆代表性青铜器,各类体验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脉络。

“近年来,我们还组织了文物进校园、进养老院活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社教信息部工作人员余金钰说,一有空闲,他们就会带上文物展板走进学校,讲述博物馆的历史与馆藏。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于走进博物馆,在这里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我们也不断创新手段,用更多方式讲述文物故事,让文物走入大众生活。”王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