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生凉夏如诗

郭华悦

版次:A02  2023年07月2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旧时的夏日,须得从草木中,寻点清凉。

天气一热,最早开始准备的,就是挂竹帘,铺上竹垫子。向阳处挂上竹帘,挡住热辣辣的阳光,酷热的威力就减了几分。再把床铺和椅子,都铺上竹编的垫子。这么一来,便能从夏日里,偷点清凉。

能向人提供点清凉的,不仅有竹子,还有绿豆和莲子心。有了竹子,身上凉快了;但还得有绿豆和莲子心,这凉快才能由内而外。夏日的午后,煮一锅绿豆汤,加点莲子心,再佐以应季消暑的凉拌菜。整个人,连舌头都是清凉的。

这样的清凉,当然还稍嫌不足。炎炎夏日,还得来一把老蒲扇。旧时的夏日,谁的家里头,没有一排溜过去的老蒲扇?旧时的人家,一栋老房子里住着十几口人,那是常有的。于是,为了做标记,也是煞费苦心。有的蒲扇上,写了名字;有的,则在扇柄处钻个孔,穿了红线,再挂个吊坠。

在家避暑,一手捧凉茶,仰头咕咚饮尽;另一手,拿着蒲扇,轻悠悠扇着。若是外出串门子,也少不得顺手带一把老蒲扇,边走边聊,边摇着扇子。外出的人归来,一身尘土,连脸庞都晒得红红的,到了家,什么也顾不上,拿起扇子猛地一通狂扇。旧时的夏日,人生百态,但扇子却是不变的标配。

当然,还得有点蚊香。但那时的人家,蚊香也是向草木去要。艾草是首选,晒干后,拧成火绳,在铁盒子里盘上一圈,点燃后就是天然的蚊香。那味道,清冽而带着草木之香,不熏人,还隐隐让屋子里有了一种别样的清香。

能带来清凉的草木,当然还有茶。那时的人家,屋前屋后自家种的土茶树,是挺常见的。采了茶叶,制成茶。到了夏日,泡上一壶茶,外头烈阳酷热,心里头却溢满茶香。

扇底生风,草木生凉,这样的夏日也多了几分诗意。而如今,夏日的室内,得益于冷气,而少了酷热的煎熬。但远离了草木的夏日,却也变得千篇一律,少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