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育典型 创新品牌添亮色

本报通讯员 朱道谭 本报记者 何婷婷

版次:02  2023年07月1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大通区人民检察院坚持系统化立体化思维,强化“深层次”问题研究,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加强具有典型意义案件专业化办理、内外协同凝聚工作合力、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树立履职标杆,发挥示范效应,打造大检品牌,以高标准品牌建设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2022年,大通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浙江某科技公司、陈某等跨省倾倒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安徽“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典型案例。

高度重视,把公益诉讼作为“精品”工程来抓。大通区人民检察院借力一体化办案优势,对于疑难复杂问题多次向市检察院汇报、请示工作,寻求业务上的指导、帮助和支持。该院党组高度重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优化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人员配置,从第一检察部抽调优秀检察干警担任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扎实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各项工作。

转变思路,以核心业务指标考核为指挥棒能动司法。该院加强学习,更新理念,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上级检察院下发的业务考核办法,将一项项抽象的考评数字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用一件件具体的监督办案填补各项考评指标,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每一项检察监督职能,让公平正义落到实处。坚持“以精取胜”的办案理念,秉持规范化、精细化办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精雕细琢”,广泛学习相关指导性案例,反复琢磨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在办案前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办案后注重总结典型案例,逐步总结、提炼办案经验、办案技巧和办案特色。

培育人才,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检察力量。人才是检察品牌建设的第一要素,大通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抓好人才培育工作,大力推进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品牌建设提供人才力量。近年来,该院优化人员配置,将能力突出的检察干警补充到品牌建设一线,坚持以案代训,通过办案提高业务能力;支持检察干警参加各类检察业务培训、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成果转化,丰富理论知识,提升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