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通区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高位推动,强化统筹协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不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专项工作会进行调度,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在充分考虑农村污水来源、去向、处理方式,认真听取群众需求和建议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浓厚氛围。该区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线下通过播放村委会广播、公示栏张贴宣传单、制定村规民约和集中宣传等方式,线上通过发布网站信息、微信群消息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引导村民树立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理念,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生态的好习惯。
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治理。今年以来,该区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结合镇村实际,采取建设生态塘建设或大三格的方式对辖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同时,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对农村生活环境进行治理,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具有大通特色的生活小镇。
(本报通讯员 王子欣 万 婧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