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版次:02  2023年07月1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我国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日前,记者从田家庵区了解到,该区响应迅速,第一时间成立了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田家庵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高质量全面启动了田家庵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将守牢耕地红线,切实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全国三普是在43年前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土地“全面体检”,从去年年底开始,将历时4年完成,旨在以最先进的技术、最科学的方法、最真实的数据摸清耕地质量。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田家庵区通过前期大量的走访和实地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的普查做法,招标遴选安徽省核工业勘察技术总院、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等院所和科研机构组成了专业技术团队,为全区“三普”工作顺利开展装上了“智慧大脑”。

为了少走弯路,杜绝“补丁”工程,田家庵区通过“7步骤”做到普查工作全程质量控制。统一规范,按照国家统一构建的土壤“三普”工作平台和统一制作工作底图,校核土壤外业调查采样点和剖面挖掘点,规范“一点一码”土壤普查溯源码。调查采样,省级统一组织开展外业调查和采样,调查采样点位的土壤类型、立地条件及土壤其他利用信息,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典型代表剖面样本等,并进行技术规范。测试化验,按照省级技术规范要求,统一组织样品制备、分样流转等标准化前处理,采用国家确定的土壤“三普”测试化验方法,进行样品的指标测试。数字土壤制图,以汇总的外业调查及相关文字资料等数据为基础,研发数字土壤制图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数据汇总,建立县(市、区)级土壤“三普”数据库,逐级汇总建立省级数据库。质量校核,利用土壤“三普”工作平台实施全程管控,建立抽查复核和专家评估制度。外业调查采样实行“电子围栏”航迹管理,样点样品编码溯源。测试化验质量控制采用平行样、盲样、标样、飞行检查等方式,化验数据分级审核。数据审核采用设定指标阈值质控,阶段成果分段验收。成果整理总结,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对土壤类型、性状、退化与障碍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科学的土壤利用改良方案,最终实现土壤质量可追溯、源头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土壤普查有效真实,达到质量控制全过程的目的。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