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7月13日2版报道

政策“加油包”助创业

安徽日报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徐瑞成

版次:A01  2023年07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淮南毛集经济开发区积极提升服务水平——

“线下生产、线上销售,当天生产、当天发货,保证客户第一时间吃到最新鲜的面包。”7月10日,在位于淮南毛集经济开发区的义行记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马廷廷告诉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他在区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下,顺利实现返乡创业。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把高校毕业生创业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加强校地合作、招聘拓岗、引导创业、政策托送等政策“加油包”,先后助力30多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

该区人社部门创新服务载体,优化创业环境,牵头研究制定实施高校毕业生“家门口”创业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至50万元。

记者了解到,毛集实验区积极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通过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清理毕业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政策性障碍。该区还对具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进行摸排,深入对接创业需求,精准提供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巡诊指导等创业服务和创业补贴。截至目前,毛集实验区共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8场,在公共招聘网站发布信息28期,达成创业意向30余人。

“毛集实验区有应届高校毕业生100多人,人社部门正积极对接教育部门和高校,在7月底前完成实名信息交接,确保离校不断线、服务不断档。”毛集实验区人社局负责人姜梅告诉记者,将全面落实实名制创业服务,定期开展“周六创业课”活动,“一对一”“点对点”向高校毕业生实施“四一工程”,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传、1次职业指导、1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