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风光带成市民游客新“打卡地”

扬州日报记者 张孔生

版次:A01  2023年07月1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经过施工人员奋战,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先导段已基本完工,开始全景展现。经过改造提升后的古运河沿线,处处呈现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美丽风景也吸引了市民、游客的目光,这里开始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古运河综合整治先导段基本完工

记者近日在现场采访时看到,随着沿线绿化栽种到位,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先导段已基本完工,从解放桥向北的古运河东岸悄然变了模样。

据介绍,古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示范段(扬州闸-解放桥)整治工程项目于2022年11月开工,目前整个工程已基本完工。2000年以来,航道部门和水利部门虽多次对古运河城区段进行局部清淤,但一直未对全线进行过系统性清淤疏浚,存在河道底泥淤积,影响行洪能力的问题;同时,岸线基本为硬质高墙驳岸,河道亲水性、生态型差,现状河岸漫道不连贯、景观样式单一。本次古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选取扬州闸-解放桥段作为示范段先行实施,涉及河道长约2.36公里,工程基于古运河水生态修复,对河道进行了清淤,对驳岸实施生态化改造,并对沿河景观节点进行了提升。

改造后的古运河沿线充满文化味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改造提升,解放桥北侧的古运河东岸沿线多了众多仿古建筑和景观建筑,拱桥流水、牌楼亭廊,不仅呈现出美丽的园林风光,更充满了浓浓文化味。

东关牌楼对面原先是一处水池景观,这次改造提升,不仅把水池改建成亲水平台,更增设了一条石船。河岸上则建设了一座凉亭和长廊,让市民游客有了休憩场所;向北不远,则建有一座砖砌牌楼,古色古香,牌楼旁建有一座凉亭,同时用山石进行了点缀。在这一段古运河沿线亲水平台后的背景墙上,写有“古扬子江第二港”等文字,较好展现“东关古渡”的渡口文化和悠久历史。

再向北,则是一处“八”字型长廊,沿运河展开,长廊前栽种着杨柳、香樟、水杉等树木,并铺了草坪。在其北侧,建有一座扬州少见的“三连亭”,而在其下方亲水平台的背景墙上,则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卷,刻有李绅的一首《宿扬州》。在便益门桥两侧,同样建有凉亭和长廊,同时还建有船舫、石拱桥等建筑。

这段古运河成市民游客新“打卡地”

目前,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先导段的施工挡板已全部拆除,开始向市民游客开放。

记者探访时看到,这里游人如织,俨然已成为市民游客的新“打卡地”。游人有的是举家前来,沿着古运河风光带漫步,欣赏美丽运河风光;有的是三五好友相约,一起来古运河风光带游览;有的是带着一本书前来,在沿岸边的凉亭里坐下,安安静静地看一会书;有的是大人带着孩子,在公园里快乐玩耍,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还有不少“网红”主播,穿着传统服装,在这里进行直播……

“过去这里只有一条小道穿过,市民只能在沿线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想不到改造后多了这么多景观建筑,变化太大了!”不少市民点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