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三下乡” 赋能新 时代

版次:02  2023年07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寻觅寿县红色密码,探索乡村基层治理”文化艺术服务团来淮开展“三下乡”活动。服务团参观了位于寿县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红色文化展览,领略了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精髓;深入寿县小甸镇杨圩村村民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体经济政策的看法,考察村民生产生活状况与乡村振兴成果,并在小甸镇杨圩村“淘小甸”

电商服务站进行参观并利用抖音直播开展电商助农活动。图为文化艺术服务团成员在参观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任皖婷 王晓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