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主动防御更会智慧思考

全省首个电力防汛预警应急管控平台启用

合肥日报记者 赵俊松 通讯员 李 岩

版次:A01  2023年07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确保城市供电安全平稳,合肥供电公司和合肥市测绘院、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了全省首个电力防汛预警应急管控平台,并于日前启用。

第一时间精准“预判”

7月3日下午2点,户外气温接近35摄氏度,合肥市部分区域突然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和强降水,受其影响,位于蜀山区的220千伏植物园变电站遭受雨水倒灌……“未来两小时,合肥市西南区域电网运行风险加大,请及时处置!”紧要关头,电力防汛预警应急管控平台第一时间精准预判存在安全隐患的供电区域,并同步给出辅助决策。

在植物园变电站和紫蓬开闭所现场,变电运维人员立刻启动排水车、移动水泵等设备,一刻不停地将站内积水排出,迅速启动无人机对电力设备进行精细化巡视,不间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转移重要用户负荷。经过两个多小时不间断工作,成功排除隐患,恢复电网平稳运行状态。这一让人捏了一把汗的场景并非真实发生的,而是由合肥供电公司组织的迎峰度夏防汛应急演练活动场景之一。

“自今年5月起,合肥市正式进入汛期。为了确保城市供电安全平稳,我们提前对全市139座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开展多轮次特巡,同步完成防汛提升能力改造,消除问题隐患63处。同时,我们还上线了这个电力防汛预警应急管控平台。”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副主任杨磊说。

保障城市安全供电

在杨磊的操作下,管控平台清晰显示合肥市(含巢湖市及四县)实景地图。在这“一张图”里,多图层展示全市所有139座变电站、3253座开闭所地理位置和上级电源点、服务用户等信息,以及86座雨水泵站地理位置,防护区域、泵站排量、上级供电电源,全市所有水系和路网等信息。平台连接由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发的全时空生产管控平台气象数据,不间断更新预报合肥市72小时降雨量。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合肥地势总体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因此我们的电力防汛重点也将放在东南区域。”据杨磊介绍,基于电网、气象、市政这三部分基础信息,依托雨量预报、地理高程、区域水系等数据,合肥电网防汛预警应急管控平台建立城市暴雨内涝预测计算模型,不仅会主动防御,更会智慧思考。

一旦发生强降雨,平台结合汛期发展情况,24小时不间断修正计算模型,模拟未来一段时期可能将受灾区域及时向变电运检、配电运检、电力调度等相关专业发送预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运维人员远程进行应急物资和抢修人员配调,依次提供防汛装备启用、变电站防御坚守、重要负荷转移、设备紧急拉停、紧急避险撤离等解决对策。值得一提的是,平台还动态更新城市水系、地理环境等变化情况,为未来城市新变电站和开闭所的选址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合肥电网电力防汛预警应急管控平台的按期启用,使得我们电网防汛水平再上新台阶,将为今夏城市供电增添一道安全屏障。”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周章斌介绍。今年7月1日起,合肥电网正式进入一年中最为关键的迎峰度夏阶段,合肥供电公司将24小时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强化和政府相关部门、气象、防灾应急指挥中心的协同联动,紧急情况下及时做好应急抢修和优质服务等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广大市民乐享“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