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记

梁亚军

版次:03  2023年07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耕种,日用,一个家庭总是少不了几样铁器。

打铁的铺子开在斜峪关上,一间有些灰暗的土屋,只有炉火和铁锤的声音是明亮的。铁匠的手艺,来自于三代祖传,爷爷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了他,他十几岁开始就跟着父亲打铁。

在爷爷把手艺传给父亲的时候,那还是一个铁匠的好时光。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总是从铁匠铺子里传出来。只有铁匠是沉默的,没有声响。父亲告诉他,打铁的时候是不能说话的。当然这一句来自于父亲的父亲——来自于爷爷。

沉默的铁匠,睁着被炉火映红的眼睛,炙热的目光直视着被捶打的铁器,仿佛要把它融化。铁匠的耳朵也在听着,叮叮,当当。话语在这个时候是多余的,只会是一种让人分神的障碍。铁匠的心里有一幅无形的图纸,目光里也有一把无形的尺子,落在铁器上的铁锤,力道、位置就不会出错。

父亲告诉他的第二句话则有关风箱。老子在《道德经》里言:“天地之间,其犹 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龠如同风箱。铁匠的父亲没有读过《道德经》,但他在打铁中,也窥见了风箱的作用。炉子里的火源源不断,又被父亲手中的风箱控制着火候。

常来铁匠铺子的人,都来自于附近秦岭山中的村庄,瓦房沟、寺峪、鸡坡、双家山、八米原。斜峪关处于逼仄的山口,是一个一个的村庄到山外集市的必经之路,也是离山上最近的集市。在这个不算大的山口,拥挤着商店、诊所、饭店、理发店、铁匠铺、馍店、菜摊、面皮摊等。山上下来的人,带着坏掉的犁、耙、锄头、铁锨、菜刀、锅铲、剪子等农具或者日用的器物。犁一茬地,种一茬麦,一年时间就被消磨了过去。被拿回来修理的农具,铁匠都熟悉,大多出于他的铁匠铺和手艺。来铁匠铺的人,一来二去,也都是熟人。

铁匠行里有一句话:“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铁匠跟着父亲入了门,熬过了最难熬的几年。铁匠铺子给一家人带来了生计。那些年,也是村庄的好时光,雨水旺,种田忙,一把把农具磨得发亮。农忙时节,从早晨到晚上,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似炉火不绝。

父亲去世后,铁匠以为,自己胸膛里的炉火一直会燃到晚年,不会熄灭。没有料到的是,铁匠的晚年碰上了手艺人的黄昏。当山上和附近村庄的人开始向山外搬迁,来找铁匠打制或者修理农具的人越来越少。

直到有一天,铁匠关闭了铺子。不打铁,铁匠很快就老了,常常看着落日发呆。仿佛山头的落日,就是身体里熄灭的那一炉火。而在落日余晖里,他想起父亲曾经对他说起过爷爷打铁的手艺和县上的一个铁匠。那还是民国的时候,这铁匠客居岐山,串乡行炉,后在县城西关开设炉院,以铸锅、铸铧、锻造为主,行销西府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