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骤”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实效

版次:A01  2023年07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近年来,凤台县李冲回族乡积极融创多元党员教育模式,在走好“打造党建阵地、畅通学习通道、细耕惠民田野”三步骤的基础上,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挖掘独有红色印记,打造特色党建阵地。依托“党史+村史”的有机结合模式,充分挖掘乡内红色资源。一方面,号召村民从族谱、老相册、老屋中寻找红色遗迹,无偿捐赠上世纪九十年代老照片18张、革命老物件9个,充实了村史馆内容;另一方面,邀请各村族谱撰写者、老党员、老支书、老村民共同探索村里革命历史,扎实做好村史馆史料征集工作。同时,以百年党史为时间轴开设党的建设、优秀党员事迹、民族团结促发展等系列化专栏教育,聘请年轻在村党员轮流待岗,讲好李冲回族乡红色故事,弘扬阵地红色文化。

发挥支部灵动力量,畅通多元学习通道。结合受培训群体的不同特质,因人制宜开展“送学”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村党支部书记通过“一对一”帮教方式,开展“家庭微党课”,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保证老党员思想常新、理想永存;针对在外流动党员,以微信群为主要载体,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定期推送《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凤台先锋》等发布的相关教育内容,为流动党员提升党性、参加学习、交流心得、办结业务提供便利。并督促村干部定期排查摸底,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有效掌握全乡53名流动党员最新情况。

探索基层实际需求,细耕惠民“责任田”。在日常工作中,李冲回族乡坚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创新基层党员教育模式,将党员教育与便民服务等工作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内容种类,打通群众需求的“最后一道门槛”。针对在村党员务农任务重、集中学习难等情况,分别在4、5、6三个月开设“田间课堂”,邀请多名科技特派员、农技达人进行现场指导,满足农村党员实际需求。同时,有效发挥农技站、卫健办、卫生院、文化站等职能部门力量,联合开展科普宣传日、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扩大宣传辐射范围,引领全乡群众共同学习新技能,做好示范成果转化,助推美好乡村建设。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魏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