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就“通” 疏解民忧

本报通讯员 韩新安 本报记者 刘银昌

版次:A01  2023年07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点通平台办事效率就是高,你们看看现在整治后的沟塘,多干净、多宽敞。”近日,凤台县杨村镇彭庄村村民刘伟一边笑着,一边指着手机上刚拍摄的沟塘照片高兴地向杨村镇纪委反馈道。

日前,杨村镇纪委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收到彭庄村姜庄村民刘伟关于门前沟塘脏乱差的投诉。镇纪委工作人员立即联系该镇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负责人赶赴现场,经实地核实确认为黑臭水体。根据核实情况,杨村镇纪委及时跟进监督,指导该镇环保所、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和彭庄村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在清理沟塘内的杂草、垃圾的同时,清除河床淤泥、拓宽沟塘、夯实护坡、设立警示牌,实现水流畅通、水面净洁,确保夏种灌溉水畅通。同时,杨村镇纪委结合“1+N”专项治理,对全镇范围内10个黑臭水体专项治理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通过查阅台账、对比照片和实地督查,确保“1+N”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我们充分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深入开展‘1+N’专项整治,对乡村振兴领域、教育领域、社会救助保障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种子领域突出问题以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正风肃纪的成效和变化,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凤台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