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审计发挥监督效能助守“粮食安全底线”

版次:A01  2023年07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我市审计部门以粮食质量安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专项资金管理为主线,从加强储备粮管理、健全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粮食资金和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穿透式”审计,通过现场查看绿色仓储建设、粮食加工企业、粮食质检能力建设、智慧皖粮系统运行和救灾物资储备等情况,突出关注粮食购销存政策落实、绿色仓储基础建设、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着力揭示粮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为服务改革发展、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发挥监督效能。

突出关注国家重大政策落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安徽时关于“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情况,着力监督推动做好健全粮食产购储销体系等重点工作情况。重点关注《粮食流通条例》《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和省《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中政府储备规模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激励约束机制等政策落实情况,确保粮食政策稳固落实,维护区域粮食安全。

突出关注绿色仓储基础建设。仓储基础设施是保障地方粮食安全的基石,针对我市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部分仓库老、站点小、布局散、储存条件较差等现状,审计突出关注我市绿色智慧仓储设施提升工程建设、老旧仓库维修改造和“智慧皖粮”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促进企业挖掘仓储潜能、转换经营思路、提升科技管理手段,打造绿色智慧江淮粮仓。

突出关注粮食质检能力建设。重点关注“优质粮食工程”中粮食质检体系项目建设情况,审计组通过现场检查设备运行台账、比对仓储运营日志、调阅粮食检验监测报告等方式,审查粮食质量检测设备是否正常使用、日常检测指标是否涵盖质量安全指标和食品安全指标、粮食检验能力是否达标等情况,筑牢粮食质量安全防线。

突出关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关注粮储系统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等,掌握国有粮食企业人员、资产、土地、仓容、库存等情况,重点关注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程,推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盘活人才、土地、仓储等资源,推进粮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粮食全产业链,实现政策性储备与市场化经营双轮驱动,促进粮食企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关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针对国有粮食企业点多面广、资产分散的特点,重点对粮储系统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摸查,看账面、对实物、查现状,推动其扎实做好资产清查工作,重点关注账外资产规模、所属产权等情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促进其对优质资产进行资源优化再配置,为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最大限度发挥存量资产价值,确保粮食系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运营良好。

突出关注专项巡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2021年涉粮领域专项巡视巡查和审计中发现的系列问题逐项检查其整改落实情况,既关注具体问题的整改情况,又关注其在整改的同时是否做到举一反三、建立整改长效机制,及时堵塞漏洞隐患,促进其通过开展常态化涉粮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存、轮换、销售出库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促进粮食购销领域规范管理,持续巩固整改成效。 (本报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