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牛肉汤发展之我见

朱 燕

版次:03  2023年07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淮南地跨淮河两岸,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盛养牛羊,江淮黄牛品质优良。淮南人对牛肉的加工也有独到之处。宋代,回族入居淮南,明代中叶,一大批回民迁居淮南,淮南地区回汉杂居。回民擅长以牛肉、牛骨、牛下水、牛油等煮制牛肉汤,佐以各种辅料,受到民众青睐。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饮食习惯相互渗透。回民的迁入,使淮南地区牛肉的加工和烹饪技艺得到极大丰富。

牛肉汤作为牛肉的一种烹饪方式自古有之,淮南牛肉汤则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豆腐故乡淮南,豆制品种类繁多,豆腐及豆制品的制作工艺和饮食习惯在江淮大地流传。依托淮南地区优质的豆制产品,牛肉汤结合了淮南地区的特色——千张、豆饼等,形成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淮南牛肉汤。

淮南牛肉汤选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下锅同煮配以炸制好淮椒(红干椒)与自制的牛油做成的红油。淮南牛肉汤故以汤为主,汤不醇则无味。淮南牛肉汤的烫制方法多样,均取用当地特产为辅料,如淮芋粉、绿豆饼、豆腐皮(千张、百页)、豆圆子等。淮南牛肉汤汤浓醇鲜、香辣适口、四季皆宜,以其咸、鲜、辣的风味和独特的原料构成体现出沿淮菜的显著特征,反映了淮南地区南北交融的文化传统和开放包容的城市风貌。

自古以来,重农抑商的中国传统社会对于耕牛十分珍视,据《淮南子》记载:“杀牛,必亡之数”,保护耕牛不准擅杀的规定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大发展,农业实行机械化,牛变商品,淮南牛肉汤开始在淮南地区兴起和流行。富裕起来的广大市民成为淮南牛肉汤巨大的消费群体,催生地域美食快速发展,淮南牛肉汤也逐渐成了淮上人家的美味佳肴。街头淮南牛肉汤小吃摊不断兴盛,淮南人也不断到外地开设牛肉汤小吃店,并冠以“淮南牛肉汤”店名,风靡全国各地。2022年,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约为235亿元,产业规模200亿元,就业人数达30万。全市有1600余家淮南牛肉汤餐饮门店,年营业额22亿元,带动肉牛养殖、粉丝、千张、豆饼配料和物流运输产值13亿元,带动就业人员15000人。全国已有淮南牛肉汤门店3万余家,牛肉汤预制菜热销北上广,牛肉汤方便食品等销售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淮南牛肉汤产业已初具规模,已形成“实体店,品尝记忆味道;方便装,打造新兴产业;预制菜,延伸产业链条”的牛肉汤产业。淮南市聚集着十余家淮南牛肉汤规模化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以及若干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为淮南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