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远教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通过主动观看现代远程教育养殖课程节目,带领我们村28户养殖户集中学习土鸡养殖技术,进行土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产业。”近日,位于凤台县桂集镇勇敢村的淮南鸿创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告诉记者:“目前我的企业发展前景良好,每年可新增带动就业15人,年销售收入约1000万元。”
“心贴心电教”赋能乡村振兴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凤台县桂集镇党员电教远教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大局,贴近中心,跟进服务,强基础,抓载体,重作为,多维度延伸党员教育触角,进一步打通宣传教育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
该镇注重加强基础建设,强化阵地管理,抓好远教平台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建设好党员教育“主阵地”。完善站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建设各村级站点,确保专项制度专人负责。严格站点日常管理,收集掌握农村党员干部对远程教育的意见、建议,按需下单,制定远程教育节目预告,及时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按时收看。
电教远教中心注重夯实思想根基,强化引领作用,坚持将远程教育平台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党内生活必学活动,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工作间隙等碎片化时间,开展自学活动。
“今年以来,桂集镇组织党员集中观看党员教育系列精品视频党课等100余场次,按照播放预告定期播放全国党员教育电教片、党史、典型人物事迹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赓续红色血脉,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厚植爱国情怀,使远教站点成为党员干部充电赋能的主课堂。”该站点负责人告诉记者。
“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结合党员干部群众自身条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开放式培训,找准党员群众学习技术的“支点”,推动远教站点发挥大作用。注重优化为民服务,强化基层治理,该镇积极打造大王村党员远程教育示范基地,推行“远教+公司+基地+农户”学用模式,结合教学节目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空中课堂”与“流动课堂”的有机结合。群众所需农药、化肥供给不足,为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桂集镇充分发挥示范基地作用,组织群众深入种植大户、州来绿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学习蔬菜种植实用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并由科技特派员手把手指导如何调配肥料,切实解决了农户难题,推动电教远教进一步发挥惠农助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