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纯林
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这块红色教育基地,笔者先后前往参观过三次。每参观一次,都有一次新感受。
给我最新的感受是,小甸集特支的创始人——曹蕴真、徐梦周、薛卓汉、方运炽、鲁平阶、曹练白、徐梦秋、陈允常这8名共产党员,他们有的能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初心如磐,使命如虹,有的却颓废悲观脱党掉队、有的则叛党投敌耻辱名节。他们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揽镜自照,反思警醒:坚定信仰之“道”,坚守初心之“德”,这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都必须认真思索和毕生践行的重大课题。
什么是信仰和信念?信仰和信念一体两面。信仰是人们内在于心的思想情绪;是对某种早已存在的思想、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信奉的尊崇和仰望,并引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成为一种触及灵魂的爱。信念不仅是人们内在的、对事物发展趋势和结果坚信不疑的精神状态,它还外在地表现为坚定的实践意志和目标追求。信仰来自于信念,又高于信念,是信念的整合和升华。有信仰必定有信念,有信念未必有信仰。没有信念的信仰是空洞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信念是低级的信念。拥有信仰和信念的人会十分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也使得他们无论面临任何挫折和困境,都会百折不挠,不言放弃。可以说,信仰和信念是一个人的“魂”和“魄”,是支撑人们精神世界的“四梁八柱”。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全党强调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寿县小甸集特支中的曹蕴真、徐梦周、薛卓汉、方运炽这4位党员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丰碑,就在于他们始终坚定信仰之“道”,坚守初心之“德”。这个“道”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大“道”;这个“德”就是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德”。
信仰,贵在坚定;初心,贵在坚守。对于信仰坚定,初心不改的共产党人来说,信仰就是生命,初心就是使命。信仰催生初心,初心彰显信仰。为信仰和初心可以不惜牺牲一切,抛头颅、洒热血。当初,年仅22岁的曹蕴真成为安徽省最早党组织——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时,就曾带领8名共产党员立下誓言: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曹蕴真、徐梦周、薛卓汉、方运炽这四名共产党员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曹蕴真临终对大家说:“没有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就不能换取革命的胜利。我把青春献给党,革命的鲜花会开得更红。”徐梦周当时是小甸集特别支部宣传委员,后受党派遣做地下工作,环境恶劣,安危难测,后因公殉职。1988年3月,国家安全部评价他“对党的工作忠贞可嘉”。薛卓汉和方运炽都是党性坚强、立场坚定的共产党员,被当时“左”倾错误路线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和迫害致死。1945年中组部在编印的《死难烈士英名录》中把薛卓汉明确定为“安徽党的创始人”。全国解放后,党组织为方运炽平反昭雪,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为其亲属颁发了《烈属证》。
信仰,难在坚定;初心,难在坚守。坚定信仰,坚守初心,必须做到“内怀铁石之心,外负陵霜之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寿县小甸集特支中的鲁平阶、曹练白却没能做到。他俩革命信仰不坚定,初心使命没坚守。精神丢失了家园,心灵脱离了根基,工作迷失了方向,奋斗丧失了动力。最后,消极颓废,畏惧不前,脱党掉队,半途而废。更令人唾弃的是徐梦秋、陈允常这两人,他们丧失理想信念,抛弃初心使命,在危难时刻贪生怕死,叛变投敌。徐梦秋在红军期间曾被誉为“红色历史学家”,担任过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向红军战士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大官,却在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下改其心、移其志、毁其节,充当了国民党军统局少将特研组长,走上反党反人民的不归之路。
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崇高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每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正气之魂。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常抓不懈的终身课题。坚定信仰之“道”,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可以改变旧中国,坚信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坚信共产主义可以解放全人类,它不仅是讲在口上写在纸上,而且要用行动乃至生命去践行。坚守初心之“德”,就是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荣使命,初心之“德”,不会自然保质保鲜,需要培育涵养,久不培育涵养就会干涸枯萎,变质变色,涵养初心之“德”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要随时经得住风和雨的摔打、血与火的锤炼、生与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