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永生

——读《楚辞》

版次:03  2023年06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胡占昆

屈原的大量著作是《楚辞》基本主体。

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曾辅佐楚怀王,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明法度,举能任贤,后遭谗害而去职,两度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一带。在流放期间写了大量诗词。作品反复陈述其政治理想,揭露统治集团昏庸腐朽,表现出对楚国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其作品语言优美,想像丰富,采用大量神话传说,塑造很多鲜明生动的形象,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由于楚国政治腐败,国家日益衰落,世风日下,民生凋敝,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遂于端午日投汨罗江,成为千古悲歌。

《楚辞》冠为书名,顾名思义,不难理解。用宋人黄伯思的话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而谓之‘楚辞’”;还举例说:如羌、蹇、纷、侘傺都是楚语;兰、 、蕙、若、蘋和蘅者,楚物也;沅、湘、江、澧、修门和夏首者,楚地也,故以“楚”名之。这是对“楚辞”最通常的字面解释。不过“楚辞”还有一种含义,即,它是一种文学体裁。

作为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六言句为主要句型,又参杂五言或七言句型,在句中或句尾赘上“兮”或“些”语气词。这便是典型的《楚辞》。《楚辞》作为文学体裁,当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因而被称为“骚体”。一般都认为屈原的作品是骚体文学的高峰。这座高峰既有淋漓酣畅的雄起壮丽,又有作者回肠荡气的忧愤心声,堪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楚辞》既是优秀的文学名著,又包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屈原是毛泽东最为敬重的一位诗人,《楚辞》是毛泽东终身喜爱阅读的书籍之一。1957年,他安排身边工作人员把各种版本的《楚辞》及有关《楚辞》和屈原的著作尽量收集给他,当时大约收集了五十多种。他多次阅读评点。1961年秋,毛泽东挥毫写就感人肺腑的《七绝·屈原》,凭吊和称赞屈原爱国忧民的思想情操和高尚人格,赞扬屈原坚守正道、不屈于邪恶势力的英勇无畏的光辉形像。1942年,郭沫若创作话剧《屈原》,歌颂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意在揭露和控诉国民党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镇压迫害抗日志士的罪恶行为,以激励爱国志士愤起斗争,唤起人民抗战到底。今读《楚辞》屈作和过端午节,我们既要把屈原作为杰出的文学家、诗人来景仰,更应当将其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来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