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让生活更美好

本报通讯员 盛 静 本报记者 苏 强

版次:A01  2023年06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武术冲拳!预备,一二!”近日,在谢家集街道爱心小屋里,安徽省社会指导员邢正旗正在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一堂精彩的武术公开课堂。

课堂上,邢老师向孩子们讲述了武术“礼让、尊重、感恩、自信与力量”精神,孩子们听得是津津有味,在老师的指导下干脆利落地完成了退步的提、弹、收、落等动作,初步掌握了武术的基本动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体育强国建设新要求,谢家集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立足体育惠民,把解决群众健身难问题、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作为推进“暖民心”行动的落脚点,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体育运动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谢二中运动球场,社会指导员赵秋墨、李琪琪两位老师带领50名“小球迷”进行足球训练,指导员们通过踢球、接球、运球等身体动作,指导青少年运动,有效发展学生体能。在立夏健身公园里,社会指导员王立云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堂办公室腰部健康操,缓解上班族因久坐产生的腰部压力。

据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最根本的身份是“志愿者”,他们活跃在每一个健身公园、每一个群众体育赛事赛场、每一处健身点,热情地为邻里乡亲介绍多种项目的锻炼方式,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在指导广大群众更科学、更好、更专业的享受健身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谢家集区教体局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多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不断提高基层教练员的水平。自2022年起,体育项目培训每年不少于0.4万人次,参加赛事活动每年超过2万人次等。充分发挥了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作用,全区现有武术、围棋、象棋、篮球、太极拳等各类社会体育组织14家,各级体育社会指导员700余名。2023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卧龙山越野锦标赛,各体育社会组织还积极举办围棋文化沙龙赛、篮球友谊赛、“春申杯”象棋赛等文体活动,培育地区体育文化。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六进”活动,大力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健康生活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形成崇尚体育健身,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社会风尚。

傍晚时分,记者在唐家山体育公园广场上看到,“一家亲艺术团”的刘敏老师正带领一众学员认真学习广场舞曲目《我健康我快乐》。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示范向“舞迷”们讲解舞蹈动作要点,小区居民们认真学习,一招一式都认真揣摩、反复练习,尽力掌握每一个动作的要领。

“自从家门口有了公园,每天我都会来这里锻炼身体。”在“立春”健身公园,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朋友正在健身运动,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健康快乐。今年62岁的李阿姨每天都和老伴一起到这里打羽毛球,李阿姨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很好,打羽毛球既可以放松身心,又可以锻炼身体,累了在小亭里休息,和老邻居一起打打牌,非常合适。记者随后在孺子牛体育公园、健身广场、社区活动室走访时看到,参与健身的市民随处可见,全民健身的理念和意识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据悉,谢家集区重点围绕居民小区健身器材维护升级改造和配建85个,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等空间资源,因地制宜,一处一策,建设了一批口袋体育公园,同时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有序开放,实施学校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工程,改造学校“一场两门、早晚两开”1个,大力推进快乐健身行动,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今年,谢家集区还将加大小区健身设施维修改造,新建全民健身步道和城市绿道不少于10公里,改造建设城市“口袋体育公园”,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15分钟健身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