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多城市发力 抢滩空天信息产业

解放日报记者 刘 畅

版次:A01  2023年06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初,安徽正弦空间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在合肥注册。这家企业主要做商业航天气象数据产品,即将气象卫星大数据生产加工后提供给客户,比如基于光照时间为光伏企业电价差波动做预测,或针对物流企业做雨雪天气播报和精准定位导航,属于空天信息产业链的中游企业。

正弦空间的总部原本在北京,而如今,北京的科研团队也将在不久之后全部搬迁至合肥。公司总经理尹辉表示,之所以选择合肥,是因为当地政府对于整个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一方面,根据企业的特性,合肥会为其打造一些应用场景,让企业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合肥对相关人才的配套政策也很完善,提供人才补助、人才公寓和办公场所等。

“合肥目前已经形成了空天信息产业的集群,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闭环,我们作为一个中游企业,联系上下游也会更方便,同行交流互动也比较多。”尹辉说。

的确,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近期已挂牌“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园”,在这里聚集着不少空天信息领域的企业,中科星图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初,中科星图在合肥落地了星图地球、星图测控、星图智慧、北斗伏羲4家子公司,短短一年,已建立超500人的团队。其中,星图地球公司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云计算、高性能计算、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基于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实现产品数字化,已发布了面向大众市场的GEOVIS Earth在线数字地球系列产品,目前已在农林、水利、教育、智慧城市建设等场景内实现应用。

中科星图高级副总裁、星图地球常务副总裁唐德可直言,合肥对企业的助力很大,这里产业群集,科创氛围浓厚,人工智能等跨界人才资源也丰富。“我们企业希望能够对标国外谷歌地球这一类顶尖企业,因此除了去做一些产品的商业探索以外,还需要深入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这样才能有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投入。在合肥市政府的支持下,中科星图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也已启动建设。”他说。未来,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将主要用于推动GEOVIS Earth在线数字地球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应用。

这几年,筑梦空天,抢滩空天信息产业,成为长三角不少城市发展的目标。以合肥为例,自2021年底以来,全市新签约空天信息类项目达40个,协议投资额超300亿元,汇聚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创新平台超80家。苏州也不甘落后,太仓市从2019年布局航空航天产业,目前,已聚集超过百家产业链相关企业,2022年产值超过百亿元。而在浙江,湖州、嘉兴、宁波等地有火箭企业的生产基地落户,宁波还提出建议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长三角各地聚焦空天,并非没有道理。这几年,国内空天产业迎来不少新的发展机遇。民营火箭公司发射纷纷提上日程,这将在未来大大增加发射卫星的运载能力。同时,卫星发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不仅是国家队,民营卫星企业也层出不穷。尹辉就向记者表示,正弦空间的下一步布局,就是将自己设计的商业航天气象卫星发射上天。“目前我们还是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拿到卫星数据,但一旦我们有了自己的卫星,就可以从最早的数据源到数据最后的运维,一体化地全部串联在一起。”他说。产业中游企业向上拓展产业链或将成为一种趋势。

而随着上游卫星发射数量不断增多,对空天信息产业下游企业也有影响和利好。“最初,卫星数据可能十天半个月更新一次,现在每天天上都有卫星过境,虽然说不能‘盯着看’,但至少已经能看‘连环画’了。而未来,卫星的数量增长的量变可能引发质变,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市场。”唐德可表示。伴随着IT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数字经济的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将会形成新的生态。

到那个时候,已提前布局空天产业的长三角城市,将掌握强有力的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