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存千年的“通行证”——大唐“过所”寻访记

版次:A03  2023年06月1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5月底,包括唐朝时期签发的两份用于通行的“过所”在内,与日本僧人圆珍“入唐求法”相关的56件文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作为中日文化悠远交流的宝贵证物,这些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引发日本各界广泛关注。

唐大中9年3月,越州都督府给日本僧人圆珍签发了从越州开元寺到大唐都城长安的通行证,即“越州都督府过所”。同年11月,唐朝尚书省向圆珍签发了从长安返回浙江天台山的通行证,即“尚书省司门过所”。这两份纸质的唐代通行证历经千余年,至今仍然完好保存在日本滋贺县大津市的三井寺。

近日,记者在三井寺见到了“越州都督府过所”“尚书省司门过所”等唐代珍贵文件。它们保存良好,纸张完整、字迹清晰。这两件“过所”珍藏于三井寺收藏馆中,馆中收藏着佛像、佛画等53件日本重要文物,其中包括国宝级文物。三井寺第164代住持福家俊彦告诉记者,“越州都督府过所”“尚书省司门过所”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文物,“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在国宝里也是最珍贵的。”

圆珍是曾经留学唐朝的日本僧人空海大师的侄子。公元853年,圆珍入唐,先后在福州开元寺、天台山国清寺、长安青龙寺等地修学。公元858年,圆珍携带大量经卷、道具等回到日本,被尊为三井寺第一代主持,并成为天台宗寺门派创始人。

圆珍在唐朝求法期间,受到各界人士热情接待。回到日本后,圆珍与唐朝商人保持密切往来,接受他们不断从大唐带回的经书等。68岁时,他收到国清寺清观法师寄去的诗篇:“睿山新月冷,台峤古风清。”圆珍的亲身经历以及他和唐朝人士的往来信件等,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据福家俊彦介绍,三井寺历史上多次遭到焚毁,与圆珍相关的大部分文物都已损毁丢失,两封“过所”却历时千年保存至今,堪称奇迹。他说,每当危急时刻,三井寺的每一代保管人都会千方百计保护好圆珍带回的这两件“过所”。

行走在拥有1300年历史的三井寺中,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这里的唐院,是圆珍从唐朝回国后为收纳经书等修建的庙宇;三井寺藏经阁“一切经藏”佛龛内刻有中国著名佛教人士傅大士的雕像。64岁的福家俊彦是唐诗爱好者,寺院茶屋内悬挂着他用毛笔书写的唐代诗人李白诗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福家俊彦认为,包括两封“过所”在内,圆珍留下的诸多文物见证着日中两国悠久的交往历史,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他说:“文物不应该只用于保存收藏,更应该用来启发后人。希望大家都来看看这些文物,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加强交流。这些文物述说的历史一定会对日中双方增进了解、共创未来发挥积极作用。” (新华社日本大津6月18日电

记者 杨 光 王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