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6月15日一版报道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安徽日报记者 柏 松

版次:01  2023年06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寿县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非遗购物节活动启动。

“咚咚锵,咚咚锵……”一阵激昂的锣鼓声在寿州孔庙里响起,寿州锣鼓培训班的传承人老师和学员们带来的寿州锣鼓《楚都欢歌》刚一登场,便赢得满场喝彩。

“寿州锣鼓声名扬,刚柔并济震八方,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非遗名录的项目。”寿县文旅局局长郝佩中告诉记者,寿州锣鼓具有鲜明的楚文化韵味和浓厚的地域民间特色,旋律激昂、高亢。

寿县的非遗项目数量众多。安丰塘的传说、寿州香草的传说等传统口头文学项目别具风采;正阳关肘阁抬阁、寿州锣鼓等传统民间艺术项目别具神韵;八公山豆腐、大救驾等传统制作技艺项目飘香古今。

寿州大鼓《十三纲鉴》选段展现出鲜明的地域说唱艺术特色,吹打乐《百鸟朝凤》描摹了百鸟和鸣之声,口技与快板融合的《百孝篇》别具一番风味……一系列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展演节目,让浪漫厚重的楚文化散发出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肘阁”展演刚一登场,便引起阵阵喝彩。

8名“抬阁”者身着彩衣,在乐曲的伴奏下,抬着木阁缓慢前进,木阁上的5名小演员,根据扮演的不同人物、情节,做出各自的造型和动作。“肘阁”者用铁架独立顶起一名小演员,身着戏装的小演员古灵精怪、俏皮可爱。

除了非遗展示,寿县还专门设立了非遗体验区和非遗展销区。八公山豆腐、大救驾、寿州香草等特色非遗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体验。

“我们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寿县县长孙奇志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