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远乡镇的“关工情”

本报通讯员 徐艳友 本报记者 刘银昌

版次:02  2023年06月1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凤台县朱马店镇利民村第八批工作队为村里24名留守儿童每人送了一份含有文具、图书、玩具和零食的“祝福包”,给他们送去“六一”节日的关爱与温暖。

“他们驻村这几年,每年‘六一’都会给村里的留守儿童送祝福。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自身优势,为村里的小学义务支教。”利民村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7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七批工作队驻村开始,持续六年接力为乡村小学义务支教,已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第八批工作队队员史秀志就是目前正在义务支教的最新接力者。

大学毕业后的史秀志,曾在全球五百强的外企里任职,有着丰富的外语交流与实践经验,自加入工作队后,他主动请缨,接过义务支教的接力棒,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每周二、周三走进利民村与清泉村共用的清泉小学,当起了孩子们的英语学科启蒙老师,补齐他们的英语学习方面的短板。

“以前从未当过老师,一开始是新奇,慢慢地就感到是满心的责任。每当看到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目光和他们学习上每一个进步,心里就满满的是责任感和自豪感。”史秀志告诉记者。

“帮扶更需扶智,从第七批开始到我们现在的第八批,我们工作队在驻村期间,在筑牢基层党组织阵地、抓强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同时,对村里的留守儿童和一些相对困难的孩子十分关注。我们的思路是把下一代培养好,就是为村里的发展积蓄后续力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利民村第八批工作队负责人说。

利民村依托驻村工作队的优势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是凤台县朱马店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个剪影。

朱马店镇是凤台县较为边远的乡镇之一,也是该县的一个经济重镇。近年来,该镇在抓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落细落实,党政班子成员每人承包一个学校或幼儿园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包干到人,不定期对校园内的消防安全设施、食堂食品等进行抽查暗访,为下一代营造更加安全的学习成长空间。与此同时,他们每年都针对适龄儿童开展“永爱相伴健康成长”“花蕊计划”公益活动,帮助孩子们平稳度过青春期。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工程,特别对我们基层乡镇来说,更要把这一项工作做实做细,这样才能切实打通关心下一代的最后一里路。”朱马店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