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套”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本报通讯员 李玉洁 张传虎 本报记者 刘银昌

版次:02  2023年06月0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凤台县城关镇紧跟党员教育新要求、新形势,不断打造“硬设施”、挖掘“活素材”、创新“妙方法”,真正使党员教育工作“入脑入心入行”。

打造“硬设施”,建设标准化、多层次的学习阵地。坚持结合实际,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精心打造7个党员实训基地、23个党员教育学习中心、60个党小组学习点的党员教育平台矩阵。有机统筹各层级阵地功能定位,着力实现资源互补、作用互促。党员实训基地聚焦党性教育平台、活动组织空间、文化宣传载体三大功能,高标准打造“党建+文化”开放型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学习中心作为主阵地,聚焦党员教育、组织生活、读书研习、荣誉展示等功能,实现“一室多功能”的合理利用,推动党员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党小组学习点依托社区会议室、活动室,聚焦日常教育、学习交流、活动开展等功能,坚持网格化、区域化、系统化融合共进。党员教育阵地建成以来,每年平均开展党员教育学习活动300余次,参与党员达12000多人次。

挖掘“活素材”,定制跟形势、接地气的培训内容。坚持与时俱进,贴合实际,用新思想鼓足新干劲,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立足党员实际需求,定期征集党员学习“微心愿”,制作党员教育课程表并定期更新,利用电教远教站点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播放最新“精品课程”,让“源头活水”及时灌溉。依托板张集烈士陵园、南屏山陵园“红色底蕴”和凤台县革命早期老党员“红色教材”,重新对红色历史挖掘、提炼和整合,打造红色重温线路,让历史“活起来”。通过举办“优秀党员”评选活动、“面对面”走访谈话,深入挖掘保家卫国、干事创业、敬业奉献等典型感人事迹,组建专业团队,精心拍摄《逆行硬汉》等党员电教片,新媒体平台播放总量超30万次。

创新“妙方法”,采用多样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坚持严肃活泼,激励为主,学思用融合,让党员教育有温度、接地气、润人心。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走进红色纪念馆、村史馆、党员实训基地,通过“实地观摩+现场宣讲+心得交流”的方式,提升党员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依托社区成立23个“宣讲小分队”,社区书记带头领队,鼓励老党员、土专家、致富带头人积极参与,采用“板凳课堂”“广场课堂”等面对面宣讲形式,用“聊家常”的口吻生动形象地将党的新思想、新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一线。针对在外流动党员,利用微信公众号、“党员教育交流群”等平台常态化推送学习内容,定期开展“学习强国积分大比拼”,“一对一”定期线上思想汇报,利用节假日集中“补课”,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