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吴喆敏
姚家湾征迁改造稳步推进、北赵店安置房项目快速建设、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深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全区经济社会运行稳中有进。
攻坚产业转型,持续壮大四大新兴产业
“一季度,田家庵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4.8亿元,增长3.8%,总量全市排名第一,增幅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排名全市第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该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产业转型攻坚方面,区委、区政府坚持“1+4+2”产业发展思路,实施“六大倍增”,聚焦四大新兴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召开了淮南牛肉汤产业项目路演会,邀请三只松鼠、老乡鸡、三只羊等知名企业来区交流洽谈。今年以来,共签约科沛达半导体清洗设备、徽盾高端消防装备制造等项目7个,总投资7.8亿元。一季度参加全省开工动员的总投资11.33亿元的5个项目全部开工、纳统;总投资8.73亿元的明宏橡胶制品生产线、淮南市睿欣创新科技产业园三期等7个产业类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扩量提质增效”行动,加快航运大数据、正嘉车载电子影音设备生产等项目建设,谋划成立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公司,加快推进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
攻坚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全面推进“三区一村”改造,总投资1.84亿元的龙湖片区24个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全面完成;总投资39.1亿元的北赵店城中村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姚家湾片区地块征迁改造,目前2785户已签协议2714户,签订率97%,拆除建筑约50万平方米以上,已完成选房2365户4412套。“下一步,我们将启动新淮村、老油厂等9个地块征迁改造,紧盯全年新开工8000套的目标任务,争分夺秒,大干快干,力争6月底前完成目标任务的80%,10月底前全部完工。同时,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持续补齐城市基础短板,加快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群众工作生活环境。”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攻坚乡村振兴,持续改善村貌富裕村民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持续做优一产,深入开展“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总投资约1亿元的2022年和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竣工;投资1520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道路建设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均已完工;总投资1.2亿元的淮南现代产业园的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已通过2023年第二批国家发改委初审。一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1元,增长5.5%,绝对值排名全市第一。该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精准发力“五大振兴”,扎实开展“两强一增”行动,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培育壮大粮食精深加工、畜禽水产养殖业加工、地方名优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链,提升淮南麻黄鸡、曹庵草莓、史院甜瓜、石头埠萝卜等农产品价值链;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攻坚生态修复,不断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化项目建设,总投资2.68亿元的淮南市田家庵区十涧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一期已竣工,二期正在推进,预计11月全部竣工。强化问题整改,2022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该区的105件信访件全部完成整改,反馈意见涉及该区的21个问题已制定整改方案,全力推进整改。强化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截至6月3日,全区PM_2.5平均浓度49.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7%;全区优良天数比率70.8%,同比上升0.5%。该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和城市内涝治理系统优化工程,谋划推进淮河岸线综合治理、石姚湾综合文旅等项目,提升淮河沿岸城市面貌和生态景观;推进淮河田家庵段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深入开展舜耕山、瓦埠湖、十涧湖等生态修复,不断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攻坚社会治理,营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以平安建设为抓手,持续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格局,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快完善“淮南市e治理”系统平台质量建设,今年以来全区网格员打卡率98%,上报事件2.8万件,办结率93.71%。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治理,依托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季度全区各级矛调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451起,调处448起。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及时解决重大、疑难和突出问题。田家庵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机制,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